“真的感觉很冤屈。”面对记者的采访,千禾味业的高管这样诉苦道。
即使一遍一遍的发布声明,又请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所有产品,已经足以证明“千禾0”产品中并未存在任何食品添加剂,但是网上对于千禾的“讨伐”却并未停歇。
最近,一场对于酱油的“抽查运动”,将千禾酱油送上了热搜,某媒体趁着315的热乎劲,发布了一个关于酱油的测评。
他们找来了市面上13款号称零添加的酱油进行检测,结果发现12款检测出镉,7款检测出总砷,随后还公布出了每款酱油中两种金属元素的具体含量。
这下人们纷纷开始疑惑了,明明都打着零添加的口号,为什么还能被检测出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于是纷纷开始对这些酱油品牌口诛笔伐。
就这样,“千禾0”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大家认为“千禾0”就是在玩文字游戏,本来大家以为“千禾0”指的是零添加,结果却只是一个商标,并没有明确表示是否和零添加有关,这不就是在误导消费者吗?
很快“千禾0”开始频频出现上热搜,许多人一直是千禾的忠实用户,所以出现这种事情,对千禾的反应也比较大。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网友们也是“由爱生恨”,之前那么支持千禾酱油,千挑万选看到了千禾上面大大的零,觉得是可以放心食用的酱油,这件事爆出之后,许多千禾的用户觉得受到了愚弄。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当大家都以为被千禾给骗了的时候,只有千禾知道自己有多冤,尽管千禾在第一时间就发布了声明来自证清白,但此时舆论的浪潮已经太大了,这份声明就像一颗小石子丢进去一样,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水花。
千禾的声明说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公司产品以及生产设备、流程、环境都没有问题,全都符合国家标准,酱油的配料只有大豆小麦还有水和食用盐,没有加入任何食品添加剂。
至于酱油中为何会检测出镉呢?那是因为土壤里有镉,制作酱油的黄豆小麦等原材料在生长过程中,难免会从土壤里摄取一些重金属元素,但这些重金属含量微乎其微,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只要是用黄豆小麦制作的酱油,无论原料出自哪里,都会检测出镉,不过从检测出的数据来看,镉含量远远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要求。
并且“千禾0”这个商标并没有玩文字游戏来误导消费者,这确实是零添加的标识。后来有越来越多清醒的博主站出来替千禾说话,这件事的背后非常蹊跷。
当初媒体爆料酱油检测出镉和砷时,为什么不把话说完,明确告诉网友和消费者,这些重金属元素含量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是把话说一半,另一半交给用户消费者去猜想。
因为这样既能保证报道实事求是,还能最大限度的激情网友舆论,某些媒体完全就是在利用网友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重视。
就是因为这么不负责任的报道,害的许多酱油名声被毁,尤其是千禾,被置于舆论之中百口莫辩,千禾的高管接受采访觉得很冤屈,而那些冤枉千禾的人,比千禾还知道他们有多冤枉。
他们看似客观的报道,实则疑点重重,这么做很难不让人怀疑背后是否别有用心。
当各种检测结果都检测没问题后,就连官方也出来替千禾说话,如果这次不是因为千禾有底气,身正不怕影子斜,说不定千禾就成了下一个莲花味精。
想要做零添加产品很简单,但是既要保证零添加,还能同时兼顾口味,这就对生产技术有了一定的要求,为了制造好酱油,千禾从21年到23年光研发费用就投入了两个亿。
之所以如此下血本,就是为了让消费者吃的开心,吃的放心,如此良心的企业却因为一篇极具误导的报道站在了风口浪尖,即使千禾发布声明,上热搜的却是#千禾道歉#这样极具争议的话题。
只能说有些人这一手文字游戏玩的太好了,对于这些消息,大家一定不要太早盖棺定论,让子弹飞一会,事情说不定还会有意想不到的反转。
事情究竟是何真相,我们只相信官方媒体的权威报道,这样才不会“误伤友军,敌我不分”。
这次千禾事件也给其他良心企业一个提醒,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身保证好产品质量,才不会给舆论任何机会,当迷雾散去之后,谁是谁非大家自然看的清楚。
参考资料:
红星新闻 - 2025年3月24日:千禾味业最新发声:“千禾0”系列产品绝不添加食品添加剂 眉山当地抽检23批次均符合国家标准
金羊网 -2025年3月24日:高管喊冤,董事长回应:千禾0就是零添加
大皖新闻 - 2025年3月20日:“千禾0”酱油被检测出镉 品牌方回应:使用合格原料也会检出微量的镉
新京报 - 2025年3月21日:“千禾0”被指不是零添加,千禾味业:酱油检出镉来自于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