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的数据,比没有数据更可怕!对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我们始终‘零容忍’,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决不姑息,决不搞下不为例!”3月26日,生态环境部监测司司长蒋火华在生态环境部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强调对监测数据质量问题的重视。


蒋火华表示,数据质量是监测工作的“生命线”。监测数据是客观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反映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成效、实施生态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基本依据。保障数据质量,是生态环境监测永恒的话题,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生态环境部始终把这条“生命线”紧紧抓在手上,须臾不敢放松。

一条虚假的数据,比没有数据更可怕。”蒋火华说,若没有数据,决策部门还可以通过其他信息辅助开展管理决策,而如果采用了虚假数据,则一定会误导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讲,虚假的数据,比没有数据更可怕。

目前看,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是可靠、可信的,是与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高度一致的。当前造假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排污单位。在自动监测方面,主要是一些排污单位为逃避监管,伙同或指使设备运维方造假;在手工监测方面,主要是在排污单位暗示、默许下,一些第三方监测机构为抢占市场或节省成本而造假。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从制度、管理、技术、队伍四个方面发力,加快遏制并扭转监测造假态势。

(大众新闻·海报新闻记者 姜雪颖 北京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