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岩

近日,榆树市人民法院法官成功调解一起赡养纠纷案件。

80岁的王大娘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辛苦养大的儿子竟会为了一块地和她对簿公堂。15年前,她把名下12亩地交给儿子耕种,只换来了两年的“赡养费”;如今,儿子以“种自己妈的地天经地义”为由拒绝尽孝,却把两个继女培养成研究生、博士。当文盲孙女含泪说出“我就想要这口气儿”,当法官怒斥“你妈养你的恩情怎么抵消”,这场让人心寒的亲情纠纷终于迎来了温暖的结局……

“法官,我一个老太太这么大岁数了,把自己亲儿子告上法庭,村里人说不定咋笑话我们呢,但我也是真没办法了。”“是啊法官,我奶奶在我这待十多年了。我爸把我那两个异母的妹妹培养成才,却一点不管我奶奶。今天,他必须把这个钱拿来!”说话的这两位是王大娘和她的孙女。王大娘育有一子苑某,因年事已高无法继续耕种自己名下的12.47亩土地。2005年,她与苑某达成口头协议:由苑某耕种土地,苑某承担赡养母亲的责任。然而,苑某仅在最初两年支付了土地承包费用,之后便停止支付,并且拒绝履行赡养义务。“我种我自己母亲的地,有啥问题?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天底下哪有把自己儿子告上法院的,别人在背后说不定咋说我们呢!”一见面,王大娘三人就面红耳赤,争论不休。承办法官见状,立即采用“背对背”方式进行调解。从王大娘口中得知,苑某与现在的妻子是二婚,婚后与儿媳一直关系不融洽。在一起的两年间,苑某虽然声称给付了“赡养费”,但实际上是用“土地承包费”的方式抵消了。王大娘的孙女不忍奶奶在家“受气”,便把王大娘接到自己身边。

在承办法官的调解下,苑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跪在王大娘面前:“妈,我错了!我把地和钱都给你,你就原谅我一次吧!”最后,王大娘三人向承办法官道谢后,一起走出了法庭。至此,一场亲情与法律碰撞的案件,在承办法官细心耐心的调解下,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初审:刘岩

复审:韩蕊

终审:姚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