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面包夹知识

编辑|面包夹知识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前言

父母一直想把家里的房子盖起来,虽说做小生意赚了点钱,但我一直不支持回老家盖房子。

可是父亲的想法跟我不一样,他一直觉得家里的房子应该盖起来,过年的时候我们回家团聚,父亲又提了一次,我想,我被他说服了

01

我叫李玉阳,在城市里摸爬滚打多年,靠着和妻子经营一家小生意,日子渐渐有了起色。

我们在城里买了对门的两套房子,一套自己住,另一套是给父母准备的,想着让他们也能享享清福,融入城市生活。

对于老家那座破旧的老房子,我早就做好了不再翻修重建的打算。

在我们老家,盖房子实在太攀比,一家盖三层,邻居就不甘示弱盖五层,外观装修一个比一个豪华,似乎谁家的房子更气派,谁家就更有面子。



我对这种风气实在是反感,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怎么能就为了那虚无的面子,砸在这无休止的攀比里呢?

所以,即便父母一直心心念念想把老家的房子盖起来,我也始终没有松口。

每年过年,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老老少少都从四面八方回到老家,今年也不例外,除夕那天,一家人围坐在破旧的老宅里吃年夜饭。

屋内灯光昏黄,墙壁上的石灰脱落了不少,露出斑驳的墙面,父亲坐在主位上,看着这略显寒酸的场景,沉默了许久。

父亲放下手中的筷子:“阳啊,这老房子虽说破,可它是咱家里的根啊,必须得有。”

我心里一阵无奈,这话题父亲已经提过多次了,每次我都以各种理由推脱。

父亲接着说:“村里大队也说了,咱家这房子太破,要是重建,就能落实产权,以后一代代继承下去,可比城里的楼房强多了。”

“趁着我还没死,赶紧把房子建了吧。”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说的话有实在的道理。

母亲在一旁也附和着:“是啊,阳,你爸天天念叨这事,就盼着能在有生之年住上咱们自己盖的新房。”



我看着父母那饱经沧桑的脸,心里有些动容,但一想到那巨额的建房费用,还有老家那让人头疼的攀比风气,刚涌起的一丝动摇又被我压了下去。

“爸,妈,不是我不想盖,你们也知道现在盖房子得花多少钱,而且咱都在城里买了房子,这钱花在老家太不划算了。” 我试图再次说服他们。

父亲的脸色微微一变,“阳,你怎么能这么想呢?这房子可不只是住的地方,它是咱李家的根,是长辈留下的东西,不能在咱这一代给败了。”

我无奈地叹了口气,“爸,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还讲究这些,再说了,就算盖了房子,一年也住不了几天,何必呢?”

父亲听了我的话,猛地一拍桌子,“啪” 的一声,桌上的碗筷都跟着晃了晃,“你这孩子,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呢?根都不要了,城里房子再多,跟老家能一样吗?”

02

父亲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母亲赶紧拉了拉父亲的胳膊,示意他别生气。其实我心里也清楚,父亲对老家的房子有着深厚的感情,那是他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承载着他的回忆。



可我在城市里打拼多年,早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节奏和思维方式,实在无法理解父亲对老宅那种近乎执拗的坚持。

第二天,我和妻子去村里看望亲戚,走在熟悉又陌生的乡间小道上,看着周围一栋栋崭新的楼房,心里不禁有些感慨。

路过邻居家时,邻居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去坐坐,他家的房子刚盖好不久,三层的小洋楼,外观装修得十分气派,院子里还停着一辆崭新的小汽车。

走进屋内,装修豪华,各种高档家具一应俱全,邻居笑着说:“现在日子好了,咱农村人也得跟上时代,把房子盖漂亮点,住着舒服,出门也有面子。”

从邻居家出来后,妻子看出了我的心思,她轻轻地握住我的手,说:“老公,其实咱爸说得也有道理,咱们要是不盖,以后爸妈心里肯定会有遗憾。”

我看着妻子,无奈地说:“我也知道,可这钱花得太冤枉了,而且盖了房子,以后维护也是个问题。”



妻子想了想,说:“要不咱换个思路,不跟别人攀比,就按照咱们自己的想法,把房子盖得实用又温馨就行。至于费用,咱们可以慢慢凑。”

03

回到家后,我把妻子的想法跟父母说了,父亲听了,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好啊,只要你们愿意盖,怎么都行。

我也不想跟别人比,就想有个像样的家,母亲也高兴地说:“是啊,只要能把房子盖起来,我和你爸就心满意足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和妻子开始为盖房子的事情忙碌起来,我们找了村里的建筑队,跟他们沟通设计方案,确定预算。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逐渐理解了父亲对老宅的那份执着,每次跟建筑队讨论细节的时候,父亲总是在一旁认真地听着,时不时提出自己的想法。

他说,他希望房子能有一个大大的院子,种上一些果树和花草;还希望有一间专门的堂屋,用来摆放祖宗的牌位,逢年过节可以祭祀。

建房的过程并不顺利,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先是建筑材料的价格上涨,导致预算超支;接着又遇到了下雨天,工程进度被迫放缓。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房子终于盖好了,这是一栋两层的小楼,外观简约大方,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装饰,但却充满了家的味道。

院子里种上了父亲喜欢的果树和花草,堂屋里摆放着祖宗的牌位,一切都按照父亲的心愿布置好了,乔迁那天,父母笑得合不拢嘴,亲戚朋友们也纷纷前来祝贺。

父亲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阳啊,谢谢你,圆了我和你妈的一个心愿。” 我看着父亲的开心劲,心想这钱花的值“爸,这是我应该做的。”

住进新房后,父母的精神状态明显好了很多,他们在院子里种上菜,养了几只鸡,过上了悠闲的田园生活。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配图来自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