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7岁的聂卫平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来到了北大荒,一下火车他就愣住了,想象中肥沃的土地,满地乱跑的鸡鸭乱跑没见到,只能看到满地的泥泞,感受到刺骨的寒冷。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聂卫平整整待了四年,多年后他还能回忆起当时的一些趣事,诸如将小麦当成了韭菜,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候,却有很多女知青帮着他洗衣服……

自从1966年父母遭到关押后,聂卫平的家里就断了经济来源,靠着父母单位发的一点生活费,除了必要的开销以外,每个月只能剩下三十多元,却还要养活两个大人和五个孩子。

无奈之下,全家人只好开始卖东西,等家里值钱的东西卖完了,聂卫平也开始尝到了挨饿的滋味。



1968年,学校开始分配工作,由于聂卫平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学校没有动员他上山下乡,也没给他分配工作,但聂卫平还是主动交了申请书,被分配到黑龙江省的山河农场。

离家前,聂卫平站在客厅里环顾四周,想到自己可能再也回不来了,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两年来经历的种种磨难,在那一刻全部爆发了出来。

到北大荒之前,聂卫平从来没有干过农活,当他第一次下田干活,面对一望无际的小麦时,聂卫平疑惑地问身边的知青:“怎么种了这么多韭菜?”后来青年们都在地里热火朝天地干活,唯有聂卫平只收割了九百米,就累得躺在地上动弹不得。

为此,聂卫平没少挨农场领导的批评,直到后来发现聂卫平的身体确实不行,才安排他做一切轻巧的劳动。



1971年,农场刮起了一股“返城风”,不少高干子弟凭着关系纷纷离开,农场领导无奈只能对剩下的人加强教育,让他们“扎根边疆,铁心务农”。当时聂卫平很羡慕那些离场的高干子弟,但父母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聂卫平也只能老老实实待下来。

结果聂卫平因祸得福,成了农场的先进典型,不但农场领导找他谈话,帮他总结到农场后思想转变的过程,还安排他到其他农场宣讲。一时间,聂卫平的处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就在聂卫平的地位日趋上升的时候,弟弟的一封信又打乱了聂卫平的生活。在信中,弟弟告诉聂卫平,说日本围棋代表团即将访华,不日便可到达北京……聂卫平反复看了好几遍,觉得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为了不被农场领导阻拦,聂卫平没和任何人打招呼就偷偷溜回了北京。

等聂卫平到了北京之后,才发现根本没有日本围棋代表团访华一事。在北京待了两天,聂卫平赶快返回农场,结果回去后不但从先进典型成了落后分子,而且还是极善伪装的落后分子。



因此,聂卫平被分配到晒场干活。当时在晒场干活的全是女孩子,聂卫平自然得到了大家的关爱,很多女孩子都帮他洗衣服。在那个年代,这件事也是一件让人感到自豪的事情。

1972年,聂卫平在父亲学生的帮助下,被派到北京当农垦局的联络员。在给农场买回50辆崭新的大卡车后,聂卫平得到了一段休养生息的时光,也就是在那段时间,聂卫平的棋艺长进迅速。

在后来的全国围棋锦标赛中,聂卫平荣获第三名,自此离开了农场,结束了上山下乡的生活。多年以后,聂卫平回忆那段特殊的经历时感慨,他是全国唯一一个经历过上山下乡的棋手,他对那里还是有感情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