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6日讯 3月26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亮目标”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医保局专场,邀请滨州市医保局局长孙兆泉,滨州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敬志强,滨州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燕,滨州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健,围绕医保基金、长护事业、医保治理等方面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孙兆泉介绍,2025年滨州市医保局将紧紧围绕全市“113388”工作体系,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组织开展“体系建设年行动”,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各项重点任务,着力构建“1+3+6”医保事业发展格局,坚决守好一条底线,聚焦四个发展方向,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守好医保基金安全稳定底线。一方面,强化数据医保建设。发挥“全市医保智能决策系统”作用,推进医保管理电子化,推进全业务全流程应用,深化大数据、区块链在宏观决策中的应用,提高基金管理和分析的效率。另一方面,强化监管处罚。加快构建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体系,完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发挥社会力量在医保基金监管中的作用。重点加强对民营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处罚,严防“跑冒滴漏”。完善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推动医保、卫健、审计、财政等部门的信息共享与协同监管。深入推进打击欺诈骗保等专项整治活动,坚决守好群众“救命钱”。

聚焦“全国一流”目标,打造长护事业国家示范点。在职工和居民长护险全覆盖基础上,将重点建设“滨州市银发经济产业园”,通过“政策+管理+招商+产业”模式,强化长护险全流程监管,集成待遇评定、长护服务、器具租赁、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产业展示、招商引资等功能,形成全市长护事业发展的总部枢纽,带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力争在全国打造长护险“滨州样板”。另外,近期将推动长护险康复器具租赁目录的升级,进一步扩大租赁范围,争取惠及更多的失能失智患者。

聚焦“大医保”定位,推动民生实事落实落细。2025年谋划了5项民生实事,主要推动医保资源向三个领域倾斜。向基层机构倾斜。在符合条件的公办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医日间病房”医保支付试点,各县(市、区)不少于1家。在全市选择100家诊疗能力强、周边职工相对集中的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开通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支付。向网上办事倾斜。“双通道”药品定点零售药店全面推行医保电子处方流转,保障参保人就医购药。优化慢特病病种认定流程,推动恶性肿瘤放化疗、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等病种认定免申即享,实现本地出院零跑腿办结。试点开展医保结算“一码付”,探索互联网医院和互联网购药衔接。向常办事项倾斜。推进事项下沉,优化完善医保码、移动支付等便捷就医服务。继续探索“即时结算”试点,争取3月底前实现医保基金即时结算的全覆盖。

聚焦“数智建设”方向,推动医保全流程治理。推进全民参保,确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落实基本医保参保长效机制,紧盯应保未保、需保未保人群,发挥部门联动协调机制,提前督促地方财政补助尽快落实,实现全民参保。提升待遇水平,确保多层保障落实到位。稳步推进基本医保省级统筹,推动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平稳运行,持续完善大病保险待遇享受机制,为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加强商业补充,确保“滨州医惠保”参保人数保持60万以上。加强对“滨州医惠保”的综合评估,不断推动定制型商业保险健康可持续发展,形成对基本医保的有效衔接和有益补充。

聚焦“改革协同”格局,撬动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进一步发挥DIP支付方式改革作用。继续深化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拓宽DIP基层病种范围,引导分级诊疗,保障中医优势病种发展。强化药品耗材供给侧改革。常态化跟进国家、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扩大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范围,开展外周血管支架集采,确保药品达到800种以上、医用耗材达到30类以上。集采支持中药发展,推进100种中药降价40%。重点加强村卫生室集采药品配备,争取集采村卫生室达到1000家,配备集采药品达到35种。加强中选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监管,强化全流程管理。加强医保数据定向发布。根据国家和省的要求,及时将医保数据向医疗机构、定点药店进行公布,确保最大限度撬动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

滨州市医保局将保持干劲,提速提效,紧紧围绕全市发展方向,聚焦“心安医保”建设,保障好群众看病就医,为“品质滨州”贡献医保力量。

闪电新闻记者 陈帅 滨州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