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3月以来,几乎每周末,申城都会上演区级马拉松赛事。3月30日,以“轮炫黄浦,为爱奔跑”为主题的2025国际轮滑马拉松巡回赛(上海站)暨2025上海黄浦半程马拉松也将鸣枪开跑,今年的赛事又进行了全新升级,延续了“轮滑+路跑”这一创新特色,赛事等级和规模全面提升,将有近2000名选手参加轮滑马拉松,8000名选手参加半程马拉松,参赛规模近万人。
赛前,记者走访了多位参赛选手。他们中,有体育工作者、有专业运动员、有金融高管,也有跑步大咖,他们的经历体现了多年来黄浦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也反映了黄浦区推动全民健身工作的显著成果。
薛飙:身体力行,希望更多的人感受到体育带来的快乐与健康
薛飙,1969年生人,跑龄20年,黄浦区体育局四级调研员,荣获长三角十佳全民健身达人称号,能够将工作、爱好完美融合,薛飙知道自己是幸运的,他热爱体育,未来,还想通过体育事业影响更多的人。
薛飙与马拉松的缘分,始于2005年的上海半马。彼时的他,虽然已经玩转不少体育项目,但对马拉松“一无所知”,仅凭一腔热情“无脑”参赛。薛飙说,当时的成绩在2小时开外,“那个时候互联网不发达,没办法查攻略,连配速是什么也不知道,就像摸着石头过河,但就是觉得在上海跑马拉松特别有意思,那时候终点还是热带风暴,30块钱的报名费,跑完了还领到一双运动鞋,开心坏了。”后来有了经验,回顾自己的第一场马拉松,薛飙觉得完全可以跑进2小时,“特别羡慕现在的跑友,打开手机什么信息都可以查到,各种装备也是一应俱全,唯一要担心的就是报名人数太多,抽不中签”。
20年来,上马早已经一签难求,各个城市的马拉松赛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两年,上海各个区的马拉松比赛也是如火如荼,去年,2024黄马以“轮滑+路跑”的形式惊艳亮相,今年,赛道又有了全新升级。对此,薛飙非常期待,期待跑道上的美丽风景,期待与好友的相遇,期待沿途市民的加油呐喊,唯独对于最后的成绩,薛飙并不特别在意。自从在2023上马中跑出3小时39分的PB后,薛飙开始慢下来,有年龄的因素,也有心态上的转变,“现在就想跑长久、跑健康,能一直跑下去才是最重要的。”薛飙说,这两年跑马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的热情都很高,劲头也很足,但也有越来越多的跑友因为跑得太猛受伤,为了参加比赛带伤训练,导致伤病变本加厉,甚至留下无法根治的后遗症,这使他感到非常痛心,所以这次,薛飙专门提出,要在赛前举办讲座等活动,邀请专业人士给跑友们提供科学指导。此外,薛飙还重点关注了赛前志愿者队伍的培训,让选手有更好的参赛体验。薛飙还请到了资深专家,将在比赛当天给市民带来精彩、全面的解说,让更多人了解马拉松的知识,喜欢上马拉松。
薛飙是全民健身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这两年,他能够明显感受到,大众对马拉松的态度和认知已经与从前大不相同,人们变得愈发友善,越来越多的市民会自发在跑道两侧加油助威,他希望在各方的助力下,黄马赛事有机会成为除上马以外最受大众欢迎的上海马拉松赛事,“对于大部分跑者来说,黄马赛道应该是最适合大家感受城市风光的一条赛道,希望大家可以在追求成绩的同时,也可以适时放慢脚步,不忘初心,不要错过赛道上的人和风景。”
未来,薛飙有着不少小目标,他计划在黄浦区举办更丰富的路跑赛事,他希望可以建立平台,身体力行地传播体育文化,让更多人感受体育带来的快乐和健康。
臧应璐:第二次滑上外滩赛道,要更多地看看美景
臧应璐,速度轮滑教练,运动员生涯曾获得过速度轮滑亚洲冠军,第十四届全运会速度轮滑双金获得者。
臧应璐去年参加了2024黄浦马拉松中的轮滑项目,对于能够在上海、在黄浦、在外滩参加轮滑马拉松比赛,臧应璐的第一反应是意外,随之而来的便是期待、兴奋。臧应璐是沈阳人,但98年就来到上海,当时的她就被上海的繁华震撼到,不过那时候,练习轮滑的人很少,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轮滑是什么,那时的她肯定不会想到,有一天能够穿上轮滑鞋,穿梭在黄浦外滩,在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的见证下展开这场别开生面的比赛。
轮滑项目蓬勃发展,近年来,很多家长都会让孩子从小就练习轮滑,将轮滑当成了一种“必备技能”,臧应璐觉得这样的势头很好,不必每个人都去当职业运动员,但轮滑作为一种爱好是非常好的,能强身健体也能舒缓身心,在风驰电掣中抛开一切杂念,培养专注的能力。“轮滑是我从小的热爱和坚持,给过我最多梦的运动,我曾穿着轮滑鞋实现了许多突破,也在亚沙会让中国国旗升起在最高点,从一点点坚持到十分的努力,运动员时期的我只追求赢和冠军梦。如今我的身份有了很多的转变,不变的是我依然穿着轮滑鞋,看到轮滑再一次登上黄浦外滩,深切感受到大家对轮滑的喜爱,现在轮滑对我的意义就是想看它更好地发展。”
去年,臧应璐报名国际pro组,完赛时间是1小时32分,获得第十四名,作为一名短距离速度轮滑运动员,轮滑马拉松项目其实是不小的挑战,“我在比赛过程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完赛,所以我采用跟滑,尽量地节能,不要过于运用大力量,在后程的雨中,要稳定脚步,依靠意志力和决心用尽百分之百的全力冲到终点。完赛真的非常兴奋,证明自己的意志力还是很顽强的,名次又不错,觉得非常幸运和开心”。
今年再度参赛,臧应璐对名次没有特别地看重,但毕竟有了经验,对参赛路线也更多了解,心态上更加从容,一方面会努力尝试超越去年的成绩,另一方面,臧应璐也会在过程中更多地去欣赏沿途的好风光,弥补去年因下雨以及对赛道不熟悉产生紧张心态的遗憾。
今年38岁的臧应璐,轮滑生涯已经超过30年,这次以轮滑爱好者的身份参赛,她也是中国轮滑协会公益推广大使,想要通过自己的坚持,将轮滑精神传递给更多的轮滑爱好者和年轻运动员,期待看到他们的出彩表现。“希望大家享受比赛,享受在最美赛道上的每一步滑翔,去突破去超越自己,坚持不要放弃,最终冲过终点,一定会是一段浓墨重彩的回忆。”
另外,作为一个四岁半女孩的妈妈,臧应璐也想让宝宝看到自己对轮滑的热爱,“有站上起点的勇气,面对比你强大的对手,面对未知的挑战,要有勇气去尝试,坚持自己的热爱,对于目标,我们要努力去完成,坚持到达终点,在努力中一定会有收获。”
今年,臧应璐还将代表上海参加全运会的速度轮滑项目比赛,在她的“主场”,让更多人看到轮滑运动的力量与技巧,速度与激情。
舒宏:跑步能强身健体,还能开阔眼界
舒宏,东方证券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兼任财富管理委员会总裁,跑龄9年。
每天晨曦微露时,黄浦滨江畔,苗江路上,总能看到许多奔跑的身影,舒宏便是其中一员,这已经成为他每天的必修功课,跑完之后神清气爽,投入工作也更快。16年秋天的时候,舒宏开始加入跑步大军,当时也是受到公司文化的影响,同事当中很多人喜欢跑步,公司会定期组织一些跑步活动,从一开始走上个2、3公里,到能跑5公里、10公里、半马最后全马,舒宏只用了很短的时间,这也归功于学生时代对各种体育运动的热爱,足球、网球、羽毛球,舒宏擅长的项目很多,良好的身体素质让他在跑步时“如鱼得水”。16年参加首个半马比赛,在无锡,成绩是1小时50分钟,17年第一次参加上马,舒宏跑了全马,跑进了4小时,成绩还不错,但过程非常辛苦。从那以后,舒宏就开始了相对系统的训练,他特别提到了著名长跑教练曾朝恭,曾教练是苗江路跑团教练,在他的指导下,舒宏完成了个人全马PB324。
一路“折腾”下来,跑步早已成为舒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坚持不懈的跑步中,他收获了很多意外“惊喜”。原先的社交圈里,几乎都是清一色的金融人,但在跑步的过程中,舒宏结交了各行各业的人,原本毫无交集的人们,因为相同的爱好相遇,在“并肩作战”的过程中,很快就会熟络起来,这也让舒宏见识了很多金融以外的世界,“开阔了眼界”“扩展了朋友圈”,心态上也年轻很多,因为养成早睡早起、健康饮食的好习惯,整个人看上去也更年轻了。
舒宏的身份也越来越多,他是上海市路跑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监事长,也是苗江路跑团“团长”,朋友圈里大部分都是跑步的内容,不遗余力地向大家展现跑步的魅力。“跑步是一项群众性的运动,简单方便,还没啥门槛。”不光自己跑,舒宏也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跑,家人、同事,很多人都在他的影响下开始跑步,爱上跑步,跑出好成绩的也不少。
即将开赛的黄浦半程马拉松,舒宏非常期待,工作在黄浦,生活也在黄浦,作为一名黄浦人,家门口的半程马拉松比赛自然不能错过,不过,舒宏表示,这次并不追求成绩,对他来说,这次比赛更像是一场盛大的“聚会”,跑团里不少伙伴都会参加,他很期待,人们可以通过比赛更多地发现黄浦的美,并且黄马和上马的起点相同,舒宏带着“私心”希望,家门口的比赛以后越办越好,最终成为与除上马以外在上海最“出圈”的马拉松比赛,用好风景、好服务、好氛围来吸引更多人加入跑步的队伍中,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与健康。
如果你也常常在苗江路上跑步,如果你有兴趣加入苗江路跑团,如果你想听听金融高管的跑步经,那记得去苗江路上偶遇一下舒团长咯。
李健:普通人的健将梦是如何炼成的
李健,跑野大爆炸全职编辑,网名铁板烧加两颗蛋,很多人叫他铁蛋,他是“上海一哥”“最快跑步编辑”,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普通人的健将梦是如何铸成的,铁是怎么炼成钢的。每个人的路径都是不同的,但是通往梦想的,总是有些共通之处的。”
李健在武汉上大学,专业是房地产相关,校园里的李健,打篮球和打游戏是最大的调味剂,毕业后,他按部就班找了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因为来到新城市,人生地不熟,更不要说找到打球或打游戏的玩伴,原以为生活就这样平淡下去,却通过朋友圈里好友的跑步动态,意外启动了跑步技能,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跑步带给我前所未有的快乐,我的人生轨迹都改变了”,这是李健对跑步最深情的告白。从踏上马拉松赛道的那一刻起,他便开启了一场追求速度与极致的征程。在2018年上半年,李健以1小时49分和4小时03分完成了首个半马和全马。当时李健的想法是,“这辈子希望能够跑进240”。李健自己也没想到,原本定的终极目标没多久就实现了,他越跑越快,接着就是230,2024柏林马拉松2小时17分28秒的成绩,让他跻身国内业余跑者第一梯队。过程中有很多很多的艰辛,但终于坚持了下来。
因为跑步,他结识了许多跑圈的人,之后进入马拉松俱乐部帮忙,开始写一些关于跑者的文章,最终成为体育门户网站的编辑,开启了与运动紧密相连的职业生涯。
现在的李健有两个家,一年当中,一半的时间在上海,一半的时间陪伴家人生活在云南,不管在哪里,平均月跑量都在700+,尤其是云南还是高原训练,对于即将到来的黄浦半程马拉松,他满怀期待,目标直指前八。“家门口的马拉松,肯定不能错过。”出生于1994年的李健,正是追求速度的年纪。为此,他特意调整训练课表强度,只为跑得更快。此前,他半马的最好成绩是67分57秒,这次的黄浦半马,他渴望跑进68分钟甚至66分钟,对速度的追求从未停歇。
如今,李健不仅在跑步领域发光发热,还在努力探索跑步之外的天地。他学习视频拍摄剪辑,运营个人账号,分享高原训练的点滴,希望能影响更多人爱上跑步。他觉得,做不同行业的方法论和逻辑是相通的,跑步教会他坚持和专注,这些品质也助力他在编辑工作和新媒体领域不断进步。
在李健眼中,上海是跑步氛围最好的城市。在这里,跑步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清晨,沿着苏州河、北外滩、外滩或是浦东滨江,随处可见跑者的身影。他常常在晨跑时,感受着这座城市的活力。“有时候我跑着跑着,刚好看到太阳洒在黄浦江两边的建筑上,感觉挺奇特、挺不真实的,以前我都是在电视里才能看到这样的画面。”
跑步,对于李健来说,是快乐,是挑战,也是生活。对于这次的黄浦半马,他说,“国际上有一些很出名的赛事,比如纽约的半马、巴塞罗那的半马、哥本哈根的半马,都是世界级的,我觉得黄浦半马也是有机会打造成那个样子的,我非常期待。”
从金牛广场出发,沿途经过外滩、淮海中路、人民广场、中共一大会址、黄浦滨江等极具黄浦特色的人文和自然景观……3月30日的晨光中,让我们共同见证黄浦江畔的浪潮奔涌。充分领略黄浦作为上海“心脏、窗口、名片”的城区魅力,体验“最上海”的都市风情。黄浦区也希望通过2025国际轮滑马拉松巡回赛(上海站)暨2025上海黄浦半程马拉松赛事,联动商旅文体,释放消费新活力,更好实现“借马荐城”,助力上海打造“国际体育赛事之都”、加快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
记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编辑 / 宗哲麟
制图 / 蔡嵩麟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