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3月26日电 (记者宋豪新)3月26日,由中铁二院电化院、中铁一局电务公司承建的西渝高铁康渝段(广安段)三电及管线迁改工程110kV及以上迁改工作,随着500kV黄达二线铁塔组立、导线架设完成并通过国网四川省超高压公司南充分部验收,一次性送电成功。
这标志着西渝高铁康渝段(广安段)三电及管线迁改工程所有超高压迁改全部完成,也是西渝高铁康渝段首个完成所有超高压施工的区段,为西渝高铁桥梁、路基施工及后续架梁作业的有序推进扫清了关键障碍。
迁改工程作为铁路项目主体工程推进的“先行者”和“排头兵”,是主体工程建设全面展开的基本保障。据中铁二院电化院副院长冉惟可介绍,西渝高铁三电及管线迁改康渝段(广安段)范围内共承担5条500kV、7条220kV、6条110kV线路的迁改施工任务。鉴于超高压输电线路在国网输电架构中的重要性及停电计划批复的严格性,通常每1至2年才有一次停电机会。5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因停电困难,一直是三电迁改工程中的重难点。此次500kV黄达二线的迁改更是面临重重挑战,其能否顺利迁改直接关系到整个标段架梁的节点工期。
项目初期,中铁二院与中铁一局电务公司联合成立了专项施工协调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多方资源,优化设计方案,合理倒排施工工序时间,并及时提报争取年度施工计划。通过广安市发改委铁机中心、国网四川超高压公司的协调和支持下,提前安排了该线路2025年的停电计划,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和停电计划的稳定落实。
在迁改过程中,项目部按既定节点依次完成了设计方案评审、施工图交底、地亩青赔协调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在落实铁塔基础施工、材料采购等工作后,项目部多次研讨审查停电施工方案,力求方案最优、时间最短,以确保在既定停电窗口内顺利完成相关停电施工作业。
中铁一局电务公司副总经理李强利介绍,为确保工程安全、质量达标及进度顺利,项目团队采取了增派人员与机械、引入无人机技术实现施工与验收并行、充分利用工程建设智慧信息化平台等多项措施;和相关部门、关联单位强化协调合作,同时,结合领导带班与施工全过程旁站监督,实现对工程的全天候实时监管,在一年多的时间高效、优质、安全、超时完成了本次迁改工作,创造了铁路“三电”迁改的“新速度”。
西渝高铁南北跨越四川、重庆、陕西三省,设计时速350公里,正线长度约538.3公里,其中陕西段约79.4公里、四川段约286.4公里、重庆段约172.4公里,新建车站10座。该项目是国家“十三五”铁路规划建设项目,属于“八纵八横”高铁通道网中京昆、包(银)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联接丝绸之路经济带、联通京津冀协同发展区的重要高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