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近日,杜特尔特从境外返回抵达马尼拉国际机场后被警方拘留。有关方面向他出示了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同日晚,菲总统马科斯证实,载有杜特尔特的飞机当晚已起飞前往国际刑事法院总部所在地荷兰海牙。对于杜特尔特被拘留,曾在杜特尔特任总统期间担任其法律助理和发言人的萨尔瓦多·帕内洛在一份声明中说,对杜特尔特的逮捕令来自“站不住脚的源头”,国际刑事法院在菲律宾没有司法管辖权。菲律宾已于2019年正式退出该法院。



杜特尔特(资料图)

杜特尔特在2016 - 2022年担任菲律宾总统,其执政期间推行的反毒战争雷厉风行。在那场反毒行动中,菲律宾政府称有大约6000名涉毒人士死亡。然而,一些组织却指出这一数据被低估,联合国事务高级专员办公室估计死亡人数至少为8663人,更有菲律宾国内团体认为实际数字可能是官方公布的三倍之多。国际刑事法院因此盯上了杜特尔特,2018年2月就开始对其反毒行动展开初步审查,2021年9月正式调查。要知道,菲律宾在2019年已宣布退出国际刑事法院,按道理该法院对菲律宾已无管辖权,可调查依旧在继续。

杜特尔特被捕一事,背后掺杂着复杂的菲律宾国内政治斗争因素。现任总统马科斯与杜特尔特的关系颇为微妙。多年前,杜特尔特所在政治力量曾参与推翻马科斯父亲的统治。后来,杜特尔特对马科斯家族态度软化,在其总统任期内推动将老马科斯遗体安葬在菲律宾英雄墓地,还支持马科斯参选总统,2022年大选中马科斯成功当选,杜特尔特女儿莎拉担任副总统,两大家族一度达成政治联盟。但好景不长,双方关系迅速恶化,2023年莎拉辞去教育部长职务,两大家族的党派在地方选举中也成为竞争对手。此次杜特尔特被捕,不少人认为是马科斯政府对其展开的政治清算。



杜特尔特(资料图)

就在杜特尔特看似在劫难逃之际,马科斯的亲姐姐伊梅·马科斯站了出来,送上了关键“助攻”。伊梅不仅是总统马科斯的姐姐,还是菲律宾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3月17日,伊梅发表声明,呼吁就逮捕杜特尔特一事展开紧急调查,她强调菲律宾的主权和法律程序必须摆在首位,需要确认拘留杜特尔特的过程是否遵循正当法律程序,以保障其合法权益。

3月20日,在参议院举行的听证会上,伊梅言辞激烈地质疑道:“难道菲律宾已沦为荷兰海牙的一个省?我们眼睁睁地看着一位菲律宾同胞,一位领袖、父亲、祖父,一位曾为菲律宾奉献的人,被自称有权审判他的外人带走。如果他们能闯进我们家,带走我们的同胞,那还有什么能阻止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这么做?”伊梅与杜特尔特长女、菲律宾副总统莎拉还是密友,她此次“大义灭亲”的举动,让马科斯政府面临巨大压力。

伊梅此举可能有多重原因。一方面,杜特尔特被捕事件使马科斯家族和杜特尔特家族矛盾全面激化,两大家族若全面对抗,即便马科斯家族获胜也将元气大伤。另一方面,杜特尔特被捕引发菲律宾国内局势紧张,棉兰老岛再次出现“独立公投”声音,军方态度也变得微妙,伊梅或许希望通过调查缓和紧张局势,避免矛盾彻底失控。

杜特尔特被捕在菲律宾国内引发轩然大波。他的支持者们纷纷走上街头,15日和16日在国内多地举行抗议集会,要求将他接回国。据当地媒体估计,仅16日在达沃市就有约3万人参加了支持杜特尔特的游行。并且,杜特尔特在菲律宾民众中仍有较高声望,截至2024年底的民调显示,他的支持率高达65%,远超马科斯的48%。民众对政府处理此事的方式也表达了不满,因杜特尔特被捕,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从2024年的65%骤降至41%,79%的受访者认为“精英政治已背叛国家”。菲律宾军方的态度也值得玩味,军方发言人表示军方只站在人民一边,此前杜特尔特被捕消息传开后,军方并未积极镇压示威民众,而是选择沉默,显然是意识到此事的敏感性,贸然介入可能导致国家陷入分裂动荡。



马科斯(资料图)

对于中国来说,菲律宾内部这场政治风波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某种程度上让中国省心了些。杜特尔特执政时期,中菲关系总体稳定向好,在南海问题上,杜特尔特政府采取了较为务实的态度,搁置争议,推动合作。相比之下,马科斯上台后,在南海问题上小动作不断,试图借助外部势力给中国制造麻烦,这给中菲关系增添了不少不稳定因素。如今,菲律宾国内因杜特尔特被捕事件陷入政治纷争,马科斯政府自顾不暇,在南海问题上冒险挑衅的可能性降低。马科斯家族内部因伊梅的表态出现裂痕,其推动激进外交政策的能力和精力都会受到限制。菲律宾民众的关注点更多聚焦在国内政治矛盾上,政府在南海问题上难以轻易调动国内舆论支持其冒险行动。而且,菲律宾军方态度的变化也可能使马科斯政府在南海采取军事冒险行动时有所顾忌。

杜特尔特被捕事件使菲律宾国内政治局势变得错综复杂。伊梅·马科斯的“倒戈”为杜特尔特带来一线生机,也让马科斯政府面临巨大挑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在南海方向面临的压力,后续发展值得持续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