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网络铺就发展通途。
交通建设,不仅关乎经济发展,更关乎民生福祉。近年来,岳池县以交通建设为引擎,贯通城乡血脉,通过扎实开展同城融圈交通三年大会战,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44.43亿元,顺利完成第一轮交通三年大会战目标任务,成功进入全省“交通强县”试点县行列。
如今,这座承载千年农耕文明的川东大县,正以“交通先行”之笔,绘就产业腾飞崭新画卷。
畅通内外循环
打造交通“大枢纽”
“现在通村小路变成了柏油路,出行很方便。”3月19日,天平镇安东村村民郑月亚为眼前的平坦公路点赞。
一年前,岳池县政府对连接苟角镇和天平镇的道路进行了扩宽和黑化,改善了沿线群众出行条件。
第一轮交通三年大会战打响以来,岳池县在全县范围持续建好惠民“幸福路”。27个乡镇的场镇实现100%黑化,96%建制乡镇贯通三级公路,新改建村组公路336公里,9条幸福美丽乡村路建成通车,较大自然村(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100%通硬化路,建成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155公里,群众出行便捷度进一步提升。
同时,该县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利用全省高速公路和普通省道规划调整窗口期,成功将南充市蓬安县至岳池、重庆市合川区至岳池的高速公路纳入川渝两省市高速公路路网规划,S513线等9个国省道项目纳入四川省“十四五”国省道路建设项目库,14个幸福美丽乡村路项目纳入省交通运输厅规划库。
全县“铁公机”建设全面发力,西渝高铁岳池段建设进度过半,南广铁路规划设立岳池站点,罗渡渠江特大桥及G350线岳池段等5条干线公路竣工通车,S513线岳池至裕民(川渝界)、S407线岳池县临溪至伏龙(川渝界)等5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骨架路网逐步成型。
聚焦效益发挥
用好创新“关键招”
近年来,岳池县交通部门瞄准群众出行需求,对成都、重庆、南充等5条客运班线进行定制化改造,对白庙、石垭等6个重点乡镇农村客运班线进行公交化改造,巩固提升农村客运“金通工程”服务水平,方便群众出行;对巡游出租汽车进行市场化改革,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为健全县、乡、村道路养护体系,岳池县建立县、乡、村三级道路管养制度,成立县级机械化养护队伍,组织由100人组成的专业养护队和433人组成的镇村养护力量,采用“科技+人工”方式开展道路养护巡查,实现“县有养路段、镇有交管办、村有养路队”。3个试点乡镇(苟角镇、白庙镇、顾县镇)和1条旅游大道(农家文化旅游园区主干道)成功引入社会化养护,做到了有路必养、养必到位。
该县还借助与重庆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建立交通执法协同发展机制契机,与重庆市合川区交通运输执法支队签订《交通运输协同执法工作协议》,与重庆市高速执法支队、合川区交通运输执法支队联合开展“亮剑”“飓风”等执法专项行动13次,立案查处道路交通违法案件56件,有力护航交通运输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聚焦交通升级
握紧蓝图“指挥棒”
3月19日,岳池县召开同城融圈第一轮交通三年大会战总结暨第二轮大会战动员会,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提出要“全力打好第二轮交通三年大会战,加快构建同城融圈、链接双核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目标。
岳池县将认真落实同城融圈新一轮交通三年大会战部署,围绕构建“铁公机水”协同发展的交通运输体系,以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省交通强县试点示范县为契机,努力推动全县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
下好谋划“先手棋”。岳池县深入实施同城融圈首位战略,抢抓“十五五”规划编制重大机遇,强化跨区域规划对接,谋划一批标志性重大交通项目,争取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项目清单,深度融入川渝交通一体化发展大格局。
打好项目“攻坚战”。岳池县全面协同推动西渝高铁岳池段建设,全力推进环城公路、S407线等大通道建成通车,构建全县“两环七纵七横”公路路网体系。
深入推进“交通+”。岳池县建成100公里产业环线,实现全县A级及以上景区、重要农业产业园区全部通三级及以上公路目标,为全县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岳池融媒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