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前不久,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瓦西里·涅边贾在联合国安理会审议乌克兰问题时,强烈谴责欧盟和英国“完全不守信用”,直言其不能成为未来任何俄乌协议的相关方。这一表态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也似乎将中俄在俄乌和谈参与方问题上的不同观点推到台前,让不少人猜测,中俄分歧是否已摆上台面?

我们先看看俄罗斯为何会有这样的表态。回溯历史,十年前乌克兰问题当事方达成新明斯克协议,当时欧盟国家和英国是该协议的担保人。可结果呢,协议未得到全面、有效执行,原本该降温的局势反而愈发紧张,最终导致危机全面升级,俄乌冲突持续延宕至今,给俄乌双方乃至整个欧洲都带来了巨大伤痛与损失。



普京(资料图)

在俄罗斯看来,这些西方国家当初没能履行担保责任,如今若再让它们参与和谈,难保不会重蹈覆辙。从现实操作角度讲,俄罗斯或许也担忧和谈参与方过多会导致意见分散、相互推诿,大大增加沟通成本,影响和谈效率与成果。所以,俄方坚决不想让欧盟和英国加入此次和谈进程。

而中方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明确表示,中方期待所有当事方和利益攸关方都能参与到和谈进程中来,以达成公平、持久、有约束力、所有当事方都接受的和平协议。王毅外长在与爱尔兰副总理兼外交贸易部长哈里斯会谈时,也着重强调,中方支持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支持探讨形成公平、持久、有约束力、各方都能接受的和平方案,支持欧洲为和平进程、尤其是为构建新的欧洲安全格局发挥应有作用 。

这是因为,过去三年里,欧盟和英国为乌克兰提供了大量援助,俄乌冲突本质上也是欧洲面临的地缘政治危机。要是将它们排除在和谈之外,和谈的可靠性恐怕会大打折扣,冲突极有可能卷土重来,给地区稳定埋下隐患。

从表面上看,中俄在和谈参与方这一问题上的主张确实存在差异。但深入分析会发现,双方的出发点其实都是为了推动俄乌冲突的妥善解决,实现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俄罗斯是基于过往被“背叛”的惨痛经历,想最大程度确保和谈成果不被破坏;中国则是站在更宏观、全面的视角,考虑到和谈的可持续性以及欧洲地区的长远稳定。



普京(资料图)

中国理解俄罗斯不想再次受骗的心情,也认同俄方在安全等方面的合理诉求。同时,中方也清楚地认识到,俄乌和谈若绕过欧洲,会给未来局势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毕竟几个靠近俄罗斯的东欧国家,肯定会对这种情况有所警惕,甚至采取相应举措,这无疑会给地区稳定增添新的不稳定因素。

在当前形势下,美俄已就乌克兰问题展开会谈,并且取得了一些实质性进展,双方决定成立解决乌克兰冲突谈判小组等 。这是一个积极信号,可也让欧洲国家心生忧虑,担心自己被排除在谈判进程之外,自身安全利益得不到保障。在此背景下,欧洲国家内部也在积极协调立场,法国总统马克龙提议下,欧洲多国领导人举行紧急会议商讨乌克兰局势和欧洲集体安全等议题 。但后续欧洲国家能否在和谈中真正发挥积极作用,能否在援助乌克兰与推动和谈之间找到平衡,仍有待观察。



普京(资料图)

中方一直以来都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为推动俄乌冲突的政治解决不懈努力。从危机爆发第一天起,中方就主张对话谈判,为和平奔走。未来,中方也将继续根据当事方意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最终化解危机、实现持久和平发挥建设性作用。相信只要各方都能从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大局出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就一定能找到解决俄乌冲突的妥善办法,为地区和世界带来真正的和平与安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