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 通讯员 李新亮 刘明辉 宋军华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关键一环,是关乎基层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一项重要内容。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埕口镇以“绣花功夫”精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力求乡村面貌增“颜”提“质”,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全面发动,广泛参与

埕口镇充分利用村广播、宣传栏、民主议政等多种渠道,全方位宣传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与目标要求,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组织包村干部深入农户家中,一对一讲解、动员,引导村民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设立“环境整治光荣榜”,对积极参与且表现突出的村民进行表彰,营造“人人参与、户户争先”的浓厚氛围,让每一位村民都成为环境整治的参与者与受益者。

全力整治,多措并举

针对乡村垃圾处理难题,埕口镇合理布局垃圾桶,定期组织垃圾清运,实现垃圾“日产日清”。同时,加大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的整治力度,依法拆除违规建筑,清理房前屋后杂物,还乡村整洁有序的空间。



全域推进,不留死角

埕口镇以村域为整体,制定详细的环境整治规划,将整治范围延伸至每一条小巷、每一处沟渠、每一片农田。不仅注重主干道、村口等“面子”区域的打造,更不忽视偏远角落、背街小巷等“里子”部位的整治。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将村庄划分为多个网格,每个网格明确责任人,确保整治工作无盲区、无遗漏,全域提升乡村环境质量。

全时监管,常态长效

埕口镇成立专门的人居环境监督小组,由村干部、村民代表组成,定期对各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巡查、评比。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将环境整治工作纳入村干部绩效考核体系,与工资待遇、评先评优挂钩。同时,完善村规民约,将环境整治相关内容纳入其中,用制度规范村民行为,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环境管护机制,让乡村的美丽永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