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6日讯 3月26日,枣庄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时代水土保持治理成效”新闻发布会。枣庄市城乡水务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凤岭在发布会上介绍,依法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是城乡水务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一直常抓不懈。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城乡建设需要,人为扰动产生的水土流失与时代发展并存,减少和控制人为水土流失,是全市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开展水保工作的重中之重。自《方案》实施以来,全市城乡水务部门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和现场监督检查等多种监管方式,督促指导生产建设项目落实水土保持措施,人为水土流失基本得到了有效遏制,《方案》规划蓝图正有序实施。
“送法上门” 提高水保软实力
为提升枣庄市企事业单位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水平,提高生产建设项目做好水保工作的主动性,市城乡水务局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山东省水土保持条例》等汇编成册,主动联系相关生产建设单位送法上门,并做好相关政策法规解读。
充分利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等时间节点,深入开展水土保持普法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宣传册页1万余份,并在社区、学校等场所现场宣传100余次。
组织收听收看省水利厅“黄河水土保持线上课堂”、开展其他线下培训10余次,通过系统学习相关的水保法规和技术规范,全面提高全市水土保持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天地一体” 构建监管硬支撑
借助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全方位开展水土保持监管工作。通过常态化遥感“天上看”,发现问题再进行“地面查”,通过“天地一体”的强监管,及时发现并有效遏制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减少人为水土流失。
依法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制度。为发挥好水土保持方案源头把关作用,市城乡水务局联合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与济宁市城乡水务局开展项目互审。通过方案互审,极大地提升了我市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质量和审批水平。通过不断创新监管形式,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明显改善,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控。
“虚实结合” 搭建服务新场景
服务端口前移,与市行政审批局联合主动靠前服务,让企业对涉水行政审批事项早知道、早办理,确保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落到实处。
搭建工作框架图。水土保持工作量多、面广、技术难度大,为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各区(市)通过仔细梳理水土保持监管工作的重要时间节点和环节,组织编制水土保持工作时间表和流程图,理清办理单位、标注材料清单、写明联系电话,让企业少跑腿、办成事。
闪电新闻记者 李环宇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