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丹军队高级官员威胁要袭击乍得的恩贾梅纳机场和阿姆贾拉斯机场,并声称这些机场是他们的合法军事目标:近期,乍得接收了超过7.63万名苏丹难民,但被苏丹喀土穆政府指控支持与现政权为敌的武装反叛组织FSR;
乍得则指责苏丹过去曾策划叛乱并支持“博科圣地”组织,声称本国一直优先考虑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议,但表示如果遭受侵略,准备有力反击。这引发了对中部非洲地区即将发生军事升级的担忧!
那么,这两个国家的空军实力如何?它们具备互相空袭要害目标的能力吗?
乍得和苏丹作为非洲萨赫勒地区的邻国,其空军实力均相对有限,但在区域冲突中仍有一定作用。
乍得空军
现状:基本不具备现代精确制导武器(PGM)使用能力。
装备:主力攻击机为苏-25(无现代化火控升级)和米-24武装直升机,依赖非制导炸弹、火箭弹及机炮。
外援依赖:法国曾提供战术支援(如侦察),但未公开提供精确制导武器。驱逐法国人以后,它失去了训练和装备;
苏丹空军
局部能力:疑似通过改装部分米格-29(俄制)和歼-7(中国制)战机,尝试整合简易制导套件,但实战中未见大规模使用。
典型武器:仍以常规炸弹为主,少数报道称在达尔富尔冲突中使用过俄制Kh-29空地导弹(半主动激光制导),但可靠性存疑。
两国飞机数量与性能对比
乍得空军(约300-500人)
固定翼战机(总计约10架):4-6架苏-25攻击机(1980年代苏联产,无升级),2架C-27J运输机(意大利产,兼作轰炸平台),2架PC-9教练机(瑞士产,有限对地攻击能力),4-6架米-24/35武装直升机(俄制,老旧但具备反装甲能力),数架Mi-8/17运输直升机;
苏丹空军(约3,000人):12-15架米格-29SE/UB(俄制,部分升级雷达,理论具备发射R-77中距弹能力,但未见实战),20架歼-7M/歼教-7(中国制,用于空优与对地攻击),6架苏-24战斗轰炸机(俄制,老旧,维护状况差),若干安-26/伊尔-76运输机(改装为临时轰炸机),还有部分教练机;此外,它拥有12架米-24武装直升机,多架米-17运输直升机,少量欧洲直升机;
乍得空军在2020年“博科圣地”反恐行动中,苏-25和米-24参与对极端组织的打击,但因缺乏精确武器,误伤平民事件频发。2019年利比亚边境冲突中,乍得空军依赖法国无人机提供目标指引,自身仅执行象征性巡逻。它的短板明显:飞行员训练不足,夜战能力几乎为零,后勤依赖法国承包商;
苏丹空军长期战斗在内战一线,具备丰富的战争经验,只是受制于落后的管理机制和训练体系,它始终无法持续做大做强;
达尔富尔内战(2003-2020):频繁使用安-26投掷“油桶炸弹”和歼-7进行低空扫射,被指控无差别攻击。
南苏丹独立战争(2011-2013):米格-29与苏-24尝试拦截南苏丹部队,但因南苏丹无空军,实际效果限于心理威慑。
2023年苏丹内战:快速支援部队(RSF)夺取部分机场后,空军米格-29对地攻击效率低下,未能扭转地面战局。
苏丹空军同样短板凸出:备件短缺导致出勤率不足30%,电子对抗设备落后,易被便携式防空导弹威胁。
两国均未形成体系化PGM使用能力,苏丹通过零星改装略占优势,但实战意义有限。苏丹机队规模更大且拥有米格-29,但机龄和维护问题抵消了数量优势;乍得依赖少量专用攻击平台,效率更高。它们俩主要用于反叛乱作战中的近距离支援(CAS),缺乏现代化空战或战略打击能力,依赖外部技术支援。
所以,两国空军均属“低技术、高损耗”模式,精确制导武器尚未成为主要作战手段,空中力量更倾向于象征性威慑而非决定性战力。苏丹空军更多的优势在于无人机:它使用无人机群的经验和战术比乍得空军丰富。
为提升可读性,此文历经加工与润色。剧情演绎,仅供娱乐,万勿信以为真,切莫对号入座。图文素材皆源自网络,若有冒犯侵权之嫌,请及时联络,我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