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鸿-95是一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CASC)研制的无人机,属于中国“飞鸿”系列中的中高端型号,主要定位为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
FH-95属于中空长航时(MALE)无人机,兼具侦察监视和对地打击能力,可与FH-92(战术级)和FH-97(隐身高速)形成高低搭配。航程约1,000-1,500公里,续航时间20-30小时。可搭载光电/红外侦察设备、合成孔径雷达(SAR)及小型精确制导弹药(如FT-9/10系列导弹)。支持卫星通信(SATCOM),具备超视距作战能力。它采用模块化设计、人工智能辅助决策、潜在蜂群协同能力;
阿尔及利亚于2021年确认采购FH-95,作为其无人机现代化计划的一部分;沙特、阿联酋、埃及等传统中国无人机买家可能已引入FH-95,但未公开证实;潜在用户包括巴基斯坦、缅甸、尼日利亚等国曾考察中国无人机,可能对FH-95有兴趣。
它的出口数量未公布具体数据,但根据合同规模推测,单笔订单可能在10-30架之间。
阿联酋作为红海地区的深度介入国,已经参加了也门内战、苏丹内战、埃塞内战等热点冲突,并且向支持方提供弹药、无人机等武器,所以,飞鸿-95出现在苏丹叛军阵营中不足为奇了;
飞鸿-95在复杂地形(如也门山区、苏丹荒漠和丛林)中提供持续监视,引导有人战机或炮兵攻击;他可以配合小型弹药,成功摧毁车辆、掩体等高价值目标,战果与翼龙-2类似;不过,阿联酋的利比亚国民军伙伴在利比亚曾被土耳其提供的Koral电子战系统干扰,导致任务中断;而胡塞武装曾经宣称击落过“类似中国外形的无人机”,可能包含FH-95;
近日,苏丹叛军飞鸿-95偷袭政府军苏-24得手:虽然是地面击毁,可是证明了无人机技术革命对战局的影响—值得中国军方深思;
通过实战反馈,飞鸿系改进需强化数据链加密和跳频技术,应对北约标准电子战系统;增加红外/雷达隐身涂层,优化低空突防战术。尽管FH-95尚未展示蜂群能力,但其模块化设计为未来协同作战(如与FH-97高速无人机配合)奠定基础;
中国为此可以需要开发低成本可消耗无人机,适应高强度对抗环境。
FH-95作为中国无人机出口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已在北非和中东初步部署,但受限于保密政策和局部冲突的信息管控,其实战细节尚不透明。未来,中国需通过实战数据优化无人机体系,并加强蜂群技术、人工智能决策等前沿领域,以巩固全球无人机市场地位。
(部分信息基于行业推测,具体性能与部署以官方披露为准。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告知删除)
为提升可读性,此文历经加工与润色。剧情演绎,仅供娱乐,万勿信以为真,切莫对号入座。图文素材皆源自网络,若有冒犯侵权之嫌,请及时联络,我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