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消息,俄罗斯国防部18日晚发布消息说,乌克兰军队当天对俄别尔哥罗德州发动袭击。消息说,乌军当天对别尔哥罗德州发动了5次袭击。俄军击退了乌军进攻,并致使乌军损失60人、1辆坦克和7辆装甲车。此外,俄军还对相邻的乌克兰苏梅州境内乌军和装备进行了40多次打击,动用了约40枚航空炸弹。俄国防部表示,乌军此举是为了“给当天举行的俄美领导人通话制造负面影响”,也“损害了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和平倡议的影响力”。
RT援引网上流传的视频称,包括几辆布雷德利步兵战车在内的乌克兰装甲部队破坏了俄军安装在边境的混凝土反坦克锥。该装甲部队受到炮火攻击,一些车辆遭遇地雷,以及无人机攻击。报道称,参与袭击的车辆有独特的白色三角形战术标志,自2024年8月以来,乌克兰入侵部队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使用了这种战术标志。乌克兰军方当地时间3月18日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声明称,其部队已经成功阻止了俄方在苏梅建立据点的所有企图,“敌人损失惨重”。
乌克兰军队(资料图)
本月中旬有多家俄罗斯媒体报道,称目前大约有30名北约国家的军官被包围在了库尔斯克地区,这些人据称是为了协助乌军对俄罗斯境内目标进行打击。如果消息属实,且俄军真的能够捕获这些北约军人的话,不仅会是北约集团直接介入俄乌冲突的证明,还会让俄罗斯手中多出一个与西方进行谈判的筹码。在目前看来,莫斯科还不能高兴得太早,俄军未必能抓到期待已久的北约“大鱼”。
北约军官在库尔斯克带着特殊使命,他们中间有化武专家或者化武研究人员,很多秘密都是北约方面绝对不允许泄露出去。美国方面处理这批北约军官的底线就是他们不能落入俄之手,灭口也是可选项。专家分析称,这些北约军官掌握大量美北约军事秘密,包括化武实验秘密,美北约秘密支持乌克兰和秘密参战信息等。据报道,美国对被困在库尔斯克地区的北约军官采取的态度就是尽力营救,但一旦营救希望渺茫就实施灭口。
普京(资料图)
自从俄乌冲突开始,北约就秘密向乌克兰派出大量人员,将乌克兰当成武器试验场。根据亲俄地下组织宣称,在乌克兰战场的多地发现过外国人团体,他们通常会说英语,出行时始终有人保护,在昂贵的商店购物,但是又不是军人的样子。据称,在库尔斯克地区,可能有20多名北约军官直接参与作战行动。在库尔斯克地区的战斗进展十分迅速,造成北约军官无法撤离,目前被围困在当地。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宣称,包围圈内有外国雇佣军,他并强调:“他们不属于《日内瓦战俘公约》的保护范围”。
乌克兰军队还在负隅顽抗(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是,接受《纽约时报》采访的西方分析人士承认,这里的战斗已接近尾声,他最后特别声明:战斗即将结束。与此同时,乌军内部更是怨声载道。有消息称乌军指挥官抱怨阵地步步后退,其中还有士兵指责美国暂停援助和情报共享,让乌军“被俄军耍得团团转”。接下来的问题是,乌克兰到底还能怎么做?库尔斯克的失守几乎让所有人都认为,乌克兰已经无法再战。西方的援助好像也进入了空转状态,更别提士兵的士气和装备的缺乏了。
更讽刺的是,当特朗普提出停火30天时,乌克兰却用导弹袭击了俄罗斯的恩格斯炼油厂。这种"宁要战场不要谈判"的态度,让本就复杂的局势更加扑朔迷离。双方在能源设施上的拉锯战,仿佛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死亡华尔兹。当北约的秘密行动被曝光,当化学武器的疑云笼罩战场,当各国领导人在谈判桌前各怀鬼胎,人们不禁要问:这场冲突究竟是谁的舞台?那些被推到台前的士兵和平民,又何尝不是大国博弈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