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一财经报道,日前,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FMC)发起了一项针对全球海运咽喉要道的调查。具体而言,FMC在发布的《联邦公报》(下称“公报”)中称,将要对全球海上七个交通要道进行调查,同时,如果发现集装箱船的注册国在航运地点造成交通堵塞,可能会考虑阻止该船进入美国港口。这些咽喉要道包括北海通道、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和英吉利海峡。一些欧洲海运业人士认为,FMC对全球海运咽喉要道的调查是“浪费时间”。
这些航道承担着全球90%以上的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运输,其是否畅通无阻直接影响到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FMC主席路易斯·索拉公开表示,美国需要通过反制中国对造船业的补贴来“保护自身利益”,并强调“从中国船只收取的费用应该用来支持美国航运业发展”。
航运要道(资料图)
据悉,对于英吉利海峡,FMC列出了交通繁忙、通行机会有限和碰撞风险增加,以及潮流、不断变化的天气条件等。FMC表示,“该地区严格的环境法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安全风险以及走私和非法移民等持续存在的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导致延误和中断。”特朗普威胁要重新控制巴拿马运河,表示出于对美国“经济安全需要”考虑,对美国利益至关重要,他不会排除通过“军事或经济胁迫”手段夺取巴拿马运河和格陵兰岛控制权的可能性。
特朗普政府试图构建以“美国优先”为原则的全球航运、港口和船舶新海权体系,并推动全球海事、物流和贸易格局的“去中国化”进程。这一做法极具伤害性和破坏性,可能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美国明确表示,控制港口和战略水道的所有权及运营权对其国家安全至关重要,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政府现在主要战略目的就是要遏制中国的经济发展,随着中国军工产品出现井喷式爆发,这严重冲击了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在军事上美国没有足够的优势打败中国,只能在经济上围堵中国,阻断中国“一带一路”建设进程,美国抢占全球战略要塞的目的,就是要完成对中国经济围堵,中国的海外贸易主要通过航道运输商品,如果美国切断了中国航道运输,那么势必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
历史经验表明,美国的遏制政策往往加速对手的技术自立(如苏联航天、日本半导体)。中国需以战略定力应对短期阵痛,把握新一轮技术革命机遇。同时加速军事建设,核动力航母研发,一旦形成海军优势,那么美国的航道封锁不攻自破,且美国的军事威胁也都化为无形。所以时间和空间还在我们这边,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加速发展自己,加速崛起才是核心应对。
运河港口(资料图)
从未来趋势来看,美国试图主导全球海运权力体系的行动,可能引发更多国家的地缘政治紧张和经济分化。全球航运格局将进入一个新的动荡期,而中国的应对能力将决定其在国际经济中的话语权。好在我国近年来通过“一带一路”开辟了多条陆上通道,并且加强了多边合作,这使得我们在应对美国的单边主义有了足够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