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监听全球不是新闻,但你知道到了什么程度吗?答案是:无孔不入,无差别攻击,无所不用其极。
近日,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CCIA)发布《美情报机构针对全球移动智能终端实施的监听窃密活动》。这份汇聚全球安全研究者科研成果的报告显示,美国情报机构针对全球移动智能终端实施了大规模、长时间的监听窃密行动,严重危害世界各国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
报告披露,针对全球移动智能网络终端逐渐成为主流信息传播工具的现实,美国情报机构“与时俱进”,构建了全链条的窃听方式。从SIM卡、固件、操作系统等网络产品,到数据线、Wi-Fi、蓝牙、蜂窝网络、GPS等数据接口,再到大型互联网和IT厂商的数据中心,美国滥用其在信息技术和产供链上游的垄断优势地位,研发了各种攻击工具。在窃听目标的选择上,美国也无视任何信息保护的法规与共识,无论是政府官员、技术专家等高价值目标还是普通民众,都在其窥视之列。
手段如此下作,却并不令人讶异。美国一直是臭名昭著的“黑客帝国”。从“维基解密”“斯诺登事件”,到“丹麦门”“瑞士加密机事件”,世界已见识了太多恶心勾当。讽刺的是,美国对这样的形象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自封“网络安全卫士”,打着“清洁网络”的旗号,贼喊捉贼指责他国。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后,美国是全球最主要的通过供应链和移动运营商实施网络攻击的国家。但与此同时,美国不遗余力炒作所谓“5G供应链安全问题”,在网络设备安全问题上操弄双重标准。
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近些年深陷焦虑症,对任何可能动摇其“绝对优势”的风吹草动都极为敏感,必欲除之而后快。在这个过程中,美国豢养的各色“黑客”正是打手之一。从轰炸南联盟时一夜瘫痪南军防空力量,到制造网络虚假信息实施“和平演变”“颜色革命”,再到帮助波音和麦道公司战胜空客拿下巨额订单,网络攻击从来都是美国用来干涉其他国家、实现自身政治目的的法宝,监听窃密简直是小菜一碟。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在美式“掩耳盗铃”屡屡被揭穿的情况下,在美国媒体霸权渐渐式微的趋势下,在美国科技领先水平不断下降的现实下,“山姆大叔”早已无法靠“嗓门大”占领“道德制高点”,反而是让全球国家认真思考“美国货”究竟安全性如何。比如在这一轮AI热潮中,“主权AI”就成了一个热门概念,越来越多的国家相信不断生成内容的AI已经是国家认同和连续性的一部分,是新时代下国家主权的延伸,有必要建设自主可控的AI基础设施,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美方情报机构如同一只窥视全球的巨型鹰鹫。”可以预见,随着美国的不断衰落,这只鹰鹫将愈发凶恶。但正如报告所揭示的一样,长期以来,全世界安全研究者、学术机构和国际安全企业都在持续捕获其攻击活动和样本,有针对性地提升防护能力。在这场斗争中,谁是孤家寡人,谁将取得最后的胜利,答案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