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报道,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CCIA)立足网络安全专业视角,坚持科学、客观原则,根据全球网络安全厂商、研究机构和学者等披露的调查分析研究成果,编制《美情报机构针对全球移动智能终端实施的监听窃密活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从11个章节,详细披露美情报机构不遗余力针对全球移动智能终端和通讯体系,构建全方位的攻击渗透能力,对全球移动智能终端实施的大规模、长时间的监听窃密行动,严重危害全球各国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
近日,美国《大西洋月刊》主编戈德伯格,被拉进特朗普政府高官的加密群聊,导致美军作战计划遭泄露。可让人没想到的是,战争泄密事件曝光第二天,民主党人为了攻击特朗普,竟然开始强扯所谓中国因素,试图问责中国。为何要强扯中国呢?是因为在美国,如果一件事没有中国作为前缀,那么这件事就相对不重要。相反,如果扯上了中国,那么事情就大了。从这也就可以看出,部分美国政客为了实现政治目的,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中方当然不许美方胡来,马上揭露了美国真面目。
民主党人沃纳(资料图)
美国长期大规模无差别窃听全球手机,其背后的动机和目的复杂多样,但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美国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一直试图通过各种手段维护其全球霸权地位。窃听全球手机,可以获取大量敏感信息和情报,为美国的外交、军事和经济政策提供有力支持。此外,美国通过窃听全球手机,可以实时掌握竞争对手的动态和策略,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最后,通过获取商业机密和敏感信息,美国企业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获取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利润。
说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全球10岁及以上人口中手机拥有率为78%,3G及以上的移动宽带在全球总人口的覆盖率为95%。面对体量如此之大的数据窃密和网络攻击行动,美国情报机构又是如何进行的呢?根据上述报告的介绍,美国情报机构的网络攻击手段主要包括:SIM卡漏洞、手机操作系统漏洞、APP应用漏洞,以及投放定制木马或商业间谍软件等。而美国情报机构之所以会盯上手机端,主要还是因为相比传统PC端,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有更多的网络安全暴露面和可攻击面。
美股窃听机构(资料图)
讽刺的是,美国一些政客在抹黑中国的同时,却对自身的网络攻击行为视而不见。去年美国财政部计算机安全护栏被黑客突破,美国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将罪名强加给中国。然而事实胜于雄辩,美国才是频繁对中国发动网络攻击的国家,是美国在威胁中国的网络安全。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此次发布的报告,不仅是在揭露美国的窃密罪行,更是向全球网民展示了美国情报机构给世界带来的威胁。我国外交部已就此事作出回应,敦促美国政府立即停止相关行为。
据光明网报道,针对这份报告,郭嘉昆表示:多年来,美方惯于在供应链安全问题上“贼喊捉贼”,操弄双重标准,不遗余力炒作所谓“5G供应链安全问题”,同时却在自己国家大型互联网企业或设备供应商配合下,在全球信息设备产品中预设后门,服务于自身网络攻击行为。相信这份报告有助于国际社会认清美国的真实面目。 我们对报告曝光的美方恶意网络活动表示严重关切,敦促美方立即停止有关行为,特别是停止利用全球供应链实施恶意网络活动,以负责任的态度,给全世界一个交代。
中国量子通信技术(资料图)
中国的反击不仅体现在舆论层面,更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近年来,中国在网络安全领域投入巨大,不仅建立了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还积极参与国际网络安全合作,推动构建公平、公正的网络空间秩序。中国的行动表明,面对美国的网络霸权,我们有能力也有决心捍卫自身的网络安全。同时,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网络空间的行为准则,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只有通过全球共同努力,才能构建一个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