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个消息传出,一则重磅消息引发全球关注:根据光明网报道,中俄伊三国在北京举行会晤,就核及解除制裁等关键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这一举动火速引发轰动。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向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致信,提议就新的核协议谈判,并给出两个月期限,如今伊朗方面的回应以及各方态度,让伊核问题成为国际舆论焦点。



特朗普(资料图)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主持了这场重要会晤,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加里布阿巴迪分别与会。三方重点聚焦核及解除制裁问题,进行了深入且全面的交流。在会后声明中,三方明确强调,终止所有非法单边制裁十分必要。一直以来,美国对伊朗实施了诸多单边制裁,这些制裁严重影响了伊朗的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也破坏了地区的和平稳定秩序。中俄伊此次联手表态,就是要向美国等西方国家表明,这种单边制裁行为不得人心,必须停止。

三方还重申,基于相互尊重的政治外交接触和对话,才是解决国际争端的唯一有效、可行选项。在伊核问题上,动辄采取制裁施压、武力威胁等手段,根本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反而会加剧地区紧张局势。联合国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及其时间框架在伊核问题中有着重要意义,各方都应严格遵守,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升级局势的行动,共同为外交努力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维护《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作为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基石的重要性,也是三方强调的重点,这关乎全球核安全秩序。



特朗普(资料图)

在这次会晤中,中国提出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五点主张。坚持通过政治外交手段和平解决争端,反对动辄诉诸武力和实施非法制裁,毕竟战争只会带来破坏和伤痛,和平谈判才是正道;坚持权责平衡,在推动核不扩散的同时,也要保障各国和平利用核能的合法权益;坚持以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框架为基础达成新共识,2015年的伊核协议曾为地区稳定发挥重要作用,有其积极意义和参考价值;坚持对话促合作,反对某些国家强推联合国安理会介入,将问题复杂化;坚持分步对等原则,各方通过协商一致寻求共识,这样达成的结果才能让各方都能接受。中国的这些主张,充分展现了大国担当,为推动伊核问题的妥善解决提供了合理思路和方案。

再把目光转向特朗普给哈梅内伊的信件事件。据美国Axios新闻网等媒体报道,特朗普在信中“措辞强硬”,一方面提议就新核协议进行谈判,另一方面警告伊朗,如果拒绝提议并继续推进核计划,将面临严重后果。特朗普明确给出了两个月期限,要求伊朗在此期间内达成新的核协议。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也回应称,特朗普希望通过外交方式尽快解决伊朗核计划争端,若外交途径行不通,还有其他手段。在这之前,白宫已向以色列、沙特和阿联酋等国介绍了信件内容,可见美国在这一问题上试图联合盟友,对伊朗形成压力。

不过,伊朗方面对此反应强烈。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3月21日发表讲话,直接表明美国在对抗伊朗时,仅靠威胁不会有任何效果。哈梅内伊强调,伊朗从来不会主动发起冲突,但如果敌人对伊朗做出任何邪恶举动,必将受到伊朗严厉打击。他还指出,美国和欧洲政客把地区抵抗力量称为“伊朗的代理人”,这是个巨大错误,伊朗不需要任何代理人。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也表示,伊朗不会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与美国谈判。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更是多次强调,在这样的情况下,伊朗已不可能再与美国进行谈判,除非美国改变对伊政策。阿拉格齐还称,伊朗拒绝与美国谈判,是基于历史经验,美国此前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制裁,让伊朗对美国失去信任。而且,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和对伊朗的极限施压政策,都让伊朗坚定了不会在威胁下谈判的立场。



特朗普(资料图)

从国际局势大背景来看,伊核问题的走向对中东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稳定都有着深远影响。随着伊核协议即将在今年10月到期,美西方可能会借此机会进一步对伊朗施压,甚至恢复所有制裁,这无疑会让地区局势更加紧张。而中俄伊此次联手在核及解除制裁问题上发力,给伊朗提供了有力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制衡了美国的单边霸权行为。

面对中俄伊的联手行动,特朗普政府似乎有些坐不住了。美国一方面继续强调要“完全拆除”伊朗核计划,另一方面又急于通过谈判来达成对自己有利的协议。但美国这种既想强硬施压,又想谈判获利的做法,在伊朗看来缺乏诚意。伊朗外长阿拉格齐明确表示,美国若不改变对伊政策,伊朗不会轻易参与谈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