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楼市收官战,合肥交出了一份令人咋舌的成绩单!新房成交量单周狂飙334%,二手房却暗藏"以价换量"。在这波政策宽松与市场分化的博弈中,合肥房价的迷雾下,哪些是真机遇?哪些是深水炸弹?深度拆解楼市密码!

NO.1|壹

新房周成交暴涨334%

根据第一房研究院AI楼市指数系统统计数据显示,上周(3月17日-3月23日)合肥新房成交量暴涨,上周合肥新房成交939套房源,环比上涨334.7%,从成交价格来看,上周合肥新房成交价格22984元/㎡,环比下跌了8.9%。



上周合肥新房成交爆发,成交量近千套房源,截止上周末,3月份合肥新房成交量1545套房源,已经超过2月份成交量,按照目前的成交趋势来看,金三有望成交量破2千套房源,同比去年金三来看,今年金三新房成交量保持在高位。



从上周成交TOP10楼盘来看,目前新房性价比较高的楼盘热度较高,比如目前东部新中心板块的四川邦泰悦九章,新计容+性价比较高,近期热度较高,甚至再现连夜排队买房现象,淝河板块中国铁建花语江南和皖投云起华章花园,目前基本在八几折优惠,对于刚需购房者来说,确实是不错的选择,另外新站作为合肥价格洼地,招商奥体公园和意禾金茂学林拾光总价在150万左右是很多刚需购房者考虑的。

从上周新房成交前十来看,目前新房成交主要还是以刚需或刚改为主,且大多数都是非新计容项目,上周前十中新计容产品也仅有四川邦泰两个项目,其余都是非新计容项目,主要因为这部分项目有一定折扣优惠,性价比较高,也是很多想买新房刚需或刚改客户重点考虑的。

NO.2|贰

二手房成交量全国排名12位

根据第一房研究院AI指数系统统计数据显示,上周合肥二手房成交量754套房源,环比下跌约8.5%。从近5周合肥二手房成交量来看,虽然二手房成交量有所下跌,但成交量依然保持着较高位。



从二手房周成交均价来看,上周合肥二手房成交均价约1.37万/㎡,环比上涨了3.4%。整体来看合肥二手房成交价格处于低位,与目前新房价格持续上涨趋势呈相反的趋势。

合肥二手房成交量其实一直保持较高量,从全国来看,2023年合肥二手房成交量约7万多套,在全国排名第10位,2024年合肥二手房成交量约7.5万套,在全国排名第11位,依然处于一个很高的排名。

根据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合肥二手房成交破万套,排名第12位,总体来看,虽然受整个市场大环境影响,但合肥二手房成交量在全国排名靠前。一方面合肥是一个人口净流入城市,常住人口突破千万级,GDP总量达万亿,成为全国第16座“双万城市”,另一方面,二手房价格持续下跌,对于刚需购房者来说比较友好,议价空间大,性价比较高,目前新房尤其新计容项目价格持续上涨,也倒逼刚需购房者转向二手房市场。

NO.3|叁

合肥改善置业,3万+时代的财富游戏

从上周成交情况来看,成交量较高的聚焦在刚需或刚改类性价比较高楼盘,但从整体新房趋势来看,主要还是以大户型改善为主,尤其新计容之后,新房价格也越来越高。本期为购房者重点推荐合肥改善楼盘。

绿城锦海棠是绿城时隔多年后再在合肥拿地,不仅位于高新区蜀西湖板块的核心区,目前备案成交均价3万/m²,户型125-213m²。高新目前唯一新计容产品,得房率高,但价格也是目前高新区新房最高的。

绿城咏溪雲庐以4-6F的低密度叠墅产品为主,容积率1.1,而且有大面积的落地窗和露台设计。靠近董铺水库一侧为四层,其他为六层,部分产品得房率可以做到120%左右,单价2.8-7.37万/㎡。

项目生态稀缺,容积率1.1,合肥主城罕见纯叠墅社区,直面董铺湖,绿城“云庐系”高端产品线,是绿城去年回归合肥后首个高端项目,客群较为纯粹,是合肥目前新房价格天花板。

华润城建望雲位于滨湖环湖CBD板块,稀缺湖景房,满分竞品质产品,层高3.15米,架空层泛会所、星级酒店化归家动线,适合自住型改善客群。

高速壹品森境是合肥首个四代住宅,立体生态设计,使用率高达120%,奇偶层错位挑空阳台。一线巢湖景观,全幕墙立面+垂直绿植,均价在3.3万/㎡,总价650万起,主要以改善客群为主。

高速壹品是高速地产豪宅代表作,位于滨湖金融板块,主打180-318㎡大户型,单价在3.5-4.5万/㎡,产品定位高端改善住宅。

NO.4|肆

结语

合肥楼市的“金三”行情印证了市场结构性复苏的韧性。新房市场的爆发性增长,既得益于政策宽松与房企以价换量策略,也映射出购房者对核心地段改善型产品的迫切需求;而二手房的高位成交则凸显了价格触底后的刚需窗口期。当前市场呈现“新房改善化、二手刚需化”的二元特征,未来“金三银四”或进一步强化这一趋势,但需警惕远郊板块供应过剩风险。

购房建议:

刚需群体:优先关注二手房次新房或高折扣非新计容项目,如新站区、淝河板块,利用当前议价空间锁定低价;若预算有限,可把握东部新中心等潜力板块的新盘促销窗口。

改善群体:聚焦政务、滨湖等核心区域的新计容标杆项目,抢占容积率下调带来的低密产品红利,避免未来成本攀升。

理性决策:避免盲目追涨,优先选择“地铁+学区+产业”三重赋能的抗跌资产;对于投资需求,需警惕远郊板块库存压力,关注政务、滨湖次新二手房的触底反弹机会。

楼市分化时代,唯有精准匹配需求与资源,方能在这场“冰与火”的博弈中占得先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