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赵彩娥,是一名留守农村的北京知青,我老公是一名军人,我们结婚已有四十四年,我从来没有后悔过。

1969年我初中毕业,响应国家号召,从北京千里迢迢来来到了陕北甘泉县插队,当了一名知青,从此开始了我艰难而又漫长的知青生活。



和我一起来陕北插队的,还有我的姐姐,姐姐比我大二岁,从小在城里长大的我们,刚到农村时,非常不习惯农村的生活。

我们住的是窑洞,吃的是大锅饭,窑洞里面很简陋,除了一张大炕和一张桌子之外,没有其他摆设,男知青人数多,六人住一间窑洞,我们女知青是五人住一间窑洞,我们住的窑洞没有通电,只能点煤油灯照明,更让我难以接受的是,到了晚上,窑洞里面经常有耗子出来觅食,我好几件衣服都被耗子咬破。

虽然知青有单独的口粮,但是我们的伙食并不好,一点荤腥都没有来,我插队半年多,没有吃过一顿肉,平时我们轮流做饭,挑水砍柴都是自己干,在家里从来没有干过农活的我,来农村不到两个月,手上就有了老茧。

我们知青和老乡一样,每天都要下地干活挣工分,插队的生活十分枯燥乏味,我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

插队第二年,我认识了刘小军,这年春节,公社安排我们没有回家的知青,到老乡家里过年,我和姐姐分到了刘小军家,刘小军父亲是生产二队队长。

其实,我和刘小军干活时经常过面,但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这年粮食大丰收,公社宰了年猪,老乡家里都分了猪肉,刘小军家年夜饭十分丰盛,有我最爱吃的红烧肉,我们一起包了饺子。

刘小军一家人都十分热情,过年期间,我和姐姐吃住都在刘小军家里,十多天相处下来,我和刘小军也逐渐熟悉了,他经常带着我玩,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姐姐一直提醒我,让我和刘小军保持距离,但是,我并没有听姐姐的话,刘小军对我非常好,经常给我开小灶,做好吃的。



1972年,公社通知了征兵的消息,刘小军第一时间报了名,公社武装部也分给了我们知青三个入伍名额,只可惜不招收女兵,要不然我也想去部队当兵。

刘小军入伍那天,我去送他,他给了我了一封信,叮嘱我,等他走后才能看,我回到宿舍,迫不及待就把信拆开了,让我没想到的是,居然是刘小军写给我的表白信。

我看完信,心怦怦乱跳,其实我对刘小军也有好感,刘小军入伍后,我一直偷偷在给他写信,没想到最终还是被姐姐发现了,姐姐不同意我和刘小军谈恋爱,劝我不要意气用事,因为我迟早要回城,这段感情注定不会有结果。

其实,我也认真考虑过,只不过当时我还没有下定决心,在和刘小军恋爱后,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我打算留在农村,但是,这个想法我并没有告诉姐姐。

1975年,刘小军提干回家探亲,当时我和姐姐都接到了回城通知,刘小军来宿舍看我,姐姐不许我和刘小军见面,我晚上偷偷跑出去,和刘小军见了一面。

刘小军问我愿不愿意留下来,他愿意照顾我一辈子,这辈子只爱我一个人,我心里很是感动,我点头答应了刘小军,那一刻我觉得,我是最幸福的人。

姐姐得知我不想回城,和我大吵了一架,但是,我并没有改变主意,姐姐回城那天,我到车站送姐姐,姐姐告诉我,既然选择了就不要后悔。

我知道姐姐回城后,一定会将此事告诉父母,父母一定不会同意我和刘小军结婚,于是,我趁着刘小军回家探亲的时间订了婚,我也光明正大住进了刘小军家里。

和我想象中的一样,父母得知我恋爱后,非常生气,来信催我回城,我回信告诉父母,我已经怀了刘小军的孩子,父母再也没有给我写过信,直到1980年,父母才承认了刘小军这个女婿。



我和刘小军结婚后,生了一儿一女,让我欣慰的是,两个孩子都很争气,都考上了大学,女儿现在是一名大学老师,儿子在一家企业担任高管。

丈夫副营转业后,分到了烟草局工作,我以留守知青的身份当了老师,后来又调到了教育局工作,如今我和丈夫都已退休,我们现在和儿子生活在一起,我们一家人生活过得很幸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