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RSE PROSPECTUS

浙江大学

艺术品收藏与鉴赏

高级研修班(第九期)

招生简章

ZHEJIANG UNIVERSITY ART COLLECTION AND APPRECIATION

Advanced Training Program (The 9th Session)





OVERVIEW

艺术与考古学院概况


浙江大学,作为国内顶尖学府,在考古学科与艺术教育领域源远流长。早于解放前,老浙大便已设立艺术与考古相关学科,播撒下艺术教育的种子。1978年,在夏鼐先生的大力支持下,杭州大学勇立潮头,率先向教育部申报创办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专业计划。1998年,新浙江大学组建,随即成立相对独立的艺术学系,开启艺术教育新征程。2005年,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成立,专注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编纂与深入研究。2008年,在原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基础上,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正式组建,与此同时,学校高瞻远瞩,决定筹建艺术与考古博物馆。2010年,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应运而生。直至2019年5月,浙江大学整合艺术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等单位的优势资源,重磅成立艺术与考古学院。

学院构建了以“4系 + 1馆”为核心的完善架构,“4系”即考古与文博系、艺术史系、美术系、设计艺术系,“1馆”则为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学院学科实力强劲,拥有考古学、艺术学、设计学(与计算机学院共建)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考古学、艺术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同时,学院还设有多个省部级平台,如艺术与考古图像数据实验室(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石窟寺文化数字化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此外,学院还搭建了众多校级和院级研究平台,包括艺术史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所、考古学研究所、当代艺术设计研究所以及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和鉴定研究中心、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城乡创意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等,为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保障。

学院始终秉持“育人为本、守正创新”的办学理念,全力汇聚艺术与考古领域的顶尖学者与杰出艺术家,致力于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与卓越领导者,矢志打造一所具有“中国特色、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艺术与考古学院。





01

项目介绍

Project introduction


文化,乃国家与民族之灵魂。中国历史长河中,文艺大师如繁星璀璨,文艺精品浩如烟海。这些瑰宝不仅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更在世界文明的舞台上绽放华彩。在当下文化繁荣发展的黄金时代,我们肩负着赓续中华文脉的重任,致力于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与文化精髓,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机融合、紧密相连,向世界呈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艺术品,作为承载历史、文化与艺术信息的特殊载体,无论是文物还是商品,其价值虽随时代风尚、审美趣味的变迁而波动,但总体呈上扬趋势。在现代社会,收藏已不再局限于文人雅士的小众爱好,而是逐渐融入大众的经济生活与精神世界,成为人们追求品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面向艺术收藏、文创、拍卖及相关领域,精心推出了八期艺术品收藏与鉴赏研修项目(Art Collecting and Appreciation Program,简称“ACAP项目”),赢得了学员的广泛赞誉与高度认可。ACAP项目依托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雄厚的专业师资力量与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系统梳理并传授全面的艺术品知识。同时,紧密结合行业特色,精心设置配套课程,深入开展艺术品鉴定与赏析教学,旨在达成多重目标:激发尚未涉足收藏领域但具备收藏实力人群的兴趣,引领其踏上正确的收藏之路,避免初期收藏时误入歧途;助力已投身收藏的人士提升收藏品味与鉴赏技能,促使他们对自己的藏品进行系统整理与研究,甚至能够整理出版个人藏品;为有意投资艺术品市场的人士提供专业指导,帮助其精准定位合理的投资领域与路径,实现财富的稳健增值与文化价值的双重收获。


( 往期剪影 )




02

项目特色

Project Characteristics



以案例分析为主的授课模式

授课团队由我院骨干教师以及国内外备受认可的艺术史学者、专家,还有成功的收藏家共同组成。他们采用以案例分析为主的实战教学模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生动鲜活的实际案例中,让学员在分析与讨论中深入理解艺术品收藏与鉴赏的精髓,有效提升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物与实景教学

充分利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丰富的收藏与精彩的展览资源,开展实物与实景教学。此外,组织学员走访国内知名博物馆、美术馆、考古遗址以及拍卖会现场,通过实地观摩、实物品鉴,让学员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场景紧密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拓宽视野,提升鉴赏能力。



养心游艺 浙里相遇

Meeting in Zhejiang University for Heart Nourishing Entertainment

03

课程模块

Course module


涵盖中国艺术品收藏的历史与现状、书画收藏与鉴赏、金石收藏与鉴赏、瓷器收藏与鉴赏、佛像收藏与鉴赏、古玉收藏与鉴赏等核心课程,全面系统地传授艺术品收藏与鉴赏的专业知识。

紧密结合理论知识,带领学员前往知名博物馆、拍卖行、美术馆、文化遗产等地进行参访游学。通过实地考察和库房实物上手,让学员亲身感受不同艺术机构的魅力,近距离接触各类艺术珍品,进一步深化对艺术知识的理解与感悟。

精心组织学员与知名藏家进行面对面交流,为学员提供难得的学习机会。学员不仅能够聆听藏家的收藏经验与故事,还能近距离接触珍贵的臻品实物,从实践层面提升自身的收藏与鉴赏水平。

学员完成研修班所有课程后,举办成果展示与总结交流活动。学员在此过程中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学习心得与体会,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为整个研修之旅画上圆满句号的同时,也为未来的收藏与鉴赏之路开启新的篇章。

04

课程内容

Course content


1.收藏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古代精英收藏什么?

-从晚清的文物市场看晚清社会精英的收藏行为:什么是收藏?

-收藏在20世纪的变化:谁消谁涨?

-当代中国艺术品的现状:谁成功了?谁失败了?

-变动中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市场

-学术与收藏的关系:收藏的方向、整理与出版


2.书画收藏与鉴赏

-书法鉴定概论

-中国绘画史研究

-晋唐书画与经典名作鉴赏

-宋画鉴赏与研究

-元代文人画及其艺术表达

-文本、材料与风格:明清书画鉴定的三个角度

-现场教学:

(1)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2)浙江大学图像数据实验室书画修复室;(3)浙江美术馆;(4)浙江省博物馆;(5)上海博物馆;(6)古建筑及壁画实地考察;(7)由资深鉴定家携带藏品进行现场教学。


3.金石收藏与鉴赏

-传统金石学与收藏

-金石器物(青铜器、瓦当、铜镜、印章)的收藏与鉴定

-碑帖鉴藏的门径、理念与基本研究方法

-拓片的真伪鉴定

-全形拓的历史和收藏

-全形拓的演示

-现场教学:

(1)西安碑林;(2)陕西历史博物馆;(3)西安博物院;(4)山西博物院;(5)上海图书馆;(6)杭州孔庙。


4.瓷器收藏与鉴赏

-瓷器起源与发展简史(青瓷、白瓷与彩瓷)

-东汉至两晋时期的青瓷

-龙泉窑的鉴定与鉴赏

-南宋官窑鉴定与鉴赏

-元青花瓷的鉴赏与收藏

-明清御窑瓷器鉴赏

-古陶瓷的科学认知与科学鉴定

-古陶瓷收藏与投资策略

-近现代陶瓷艺术的鉴赏与收藏

-现场教学:

(1)上林湖越窑博物馆、上林湖唐代窑址(荷花芯窑址、后司岙窑址);(2)老虎洞窑址、南宋官窑博物馆;(3)龙泉青瓷博物馆、龙泉大窑遗址;(4)景德镇御窑窑址、景德镇陶瓷博物馆;(5)河南汝窑清凉寺窑址、张公巷窑址;(6)耀州窑博物馆;(7)四川遂宁宋瓷博物馆;(8)定窑历史博物馆、定州博物馆;(9)故宫博物院陶瓷馆;(10)吴越文化博物馆。


5.佛像收藏与鉴赏

-犍陀罗与秣菟罗造像样式的形成及其对我国造像的影响

-中亚多重佛教造像样式对我国古代于阗、龟兹和敦煌佛教造像的影响

-龟兹佛光——龟兹古国佛教文化遗产

-绿洲彩霞——高昌回鹘时期的多元艺术

-黑水城文物发现与艺术遗珍

-蒙元帝国与藏传佛教艺术

-杭州地区吴越与宋元时期造像

-西藏唐卡的起源、形成与风格流派

-西藏阿里喜马拉雅地区的石窟与佛寺艺术

-中国历代佛像收藏品鉴赏

-如何判断佛像的收藏价值

-鎏金佛像与明清铜佛像鉴赏

-现场教学:

(1)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土喇石窟、克孜尔尕哈石窟、森木塞姆石窟;(2)敦煌莫高窟、榆林窟、东千佛洞、西千佛洞;(3)麦积山石窟、水帘洞石窟群、炳灵寺石窟、马蹄寺石窟;(4)云冈石窟;(5)龙门石窟;(6)大足石刻;(7)飞来峰石刻造像。


6.古玉的历史与鉴赏

-中国史前玉器脉络

-良渚文化玉器的形式与工艺

-秦汉隋唐玉器与鉴定

-宋代玉器研究与鉴定

-明清玉器研究与鉴定

-现场教学:

(1)良渚博物院和良渚古城遗址;(2)杭州宋代玉器博物馆;(3)故宫博物院玉器馆。

每一次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内容由授课师资根据实际情况作具体商定。




05

拟邀授课师资

Teachers


(按姓氏笔画排序)

收藏的历史与现状课程组

白谦慎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章 晖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史博士,美第奇上海中心执行董事、《美术史与书籍史》主编,原国际著名拍卖公司佳士得驻上海首席代表。

谢晓冬

策展人,在艺科技创始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客座导师。曾任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书画课程组

李介一

浙江大学出版社副编审,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宋画全集》首席专家。

邵 彦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 敢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中国书画鉴赏研究中心主任。

周永良

浙江省文物鉴定站(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浙江管理处)研究馆员。

张 捷

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学学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新美术》杂志编委,中国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学院原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院长。

林海钟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山水画研究会会长。

林 霄

业通集团董事长、香港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董事长。

金晓明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研究员、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副主任。

贺西林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薛龙春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所长。


金石课程组

井中伟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仲 威

上海图书馆学科带头人、研究馆员,复旦大学特聘研究员,西泠印社社员,上海文物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

陈麦青

碑帖鉴定专家,复旦大学出版社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总监、编审。

陈根远

古籍善本拓片金石鉴定专家,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陕西文化艺术品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委员,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古籍碑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西泠印社社员。

薛龙春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浙江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所长。

瓷器课程组

王光尧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长期致力于古陶瓷研究和陶瓷考古工作,尤其关注中国古代官窑制度与官窑瓷器、陶瓷考古方法论方面的研究。

宁 钢

景德镇陶瓷大学原校长。现任景德镇陶瓷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景德镇陶瓷大学高等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江建新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现任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馆员。

汤苏婴

浙江省博物馆研究馆员,《浙江纪年瓷》(主编),擅长龙泉青瓷的鉴定。

刘 越

瓷器鉴藏家、作家。1995年考入北京大学考古系,获得考古学专业硕士学位。曾就职于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历任瓷器工艺品部和陶瓷部总经理。

孙新民

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研究员,原河南省考古所所长。

陈海波

资深当代艺术品投资专家,艺术品鉴定师和艺术品评估师,陶瓷鉴定家、鉴赏家。

周少华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研究员、中国收藏家协会陶瓷收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陶瓷鉴定中心副主任。

孟树锋

国家级耀州窑非遗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庞永辉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定瓷烧制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钱伟鹏

天物博物馆馆长、当代著名瓷器鉴赏家、国家文物局原驻外文物专家。


佛像课程组

一西平措

中国香港瀚海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理事。

马 德

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原所长、研究馆员,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王跃工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兼任故宫博物院宫廷戏曲研究所所长、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秘书长、副所长,长期从事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的保管与研究。

王瑞雷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文学学术研究科访问学者。

史家珍

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二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博士生导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

罗文华

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杭 侃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山西大学副校长(挂职)、山西大学云冈学研究院院长。曾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

谢继胜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浙江大学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理事。

熊文彬

四川大学考古系教授,中国藏学研究专家。

廖 旸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佛教艺术研究。

黎毓馨

浙江省博物馆历史文物部主任、研究馆员,主要从事江浙佛教考古与艺术,主持发掘杭州雷峰塔遗址等。

瞿 炼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策展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史博士。

古玉课程组

刘云辉

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西北大学兼职教授。曾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副馆长,西安半坡博物馆馆长,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省文物局副局长。

刘 斌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

何少峰

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收藏协会玉器委员会主任、杭州宋代玉器博物馆馆长。

徐 琳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研究院玉文化研究所所长。


06

招生对象

Enrollment target


面向具有一定经济实力、文化素养或专业背景的人群,招生对象主要包括以下类别:

1. 收藏爱好者与资深藏家

对艺术品收藏有浓厚兴趣的个人藏家,希望系统提升鉴赏能力、了解市场动态。已有一定收藏经验但缺乏专业理论指导的爱好者,需完善知识体系。

2. 艺术行业从业者

艺术品市场从业者:画廊经营者、拍卖行从业人员、艺术经纪人、策展人等;艺术机构管理者:美术馆、博物馆、文化基金会等机构的工作人员;艺术品鉴定与修复从业者:需深化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3. 学术研究与教育背景人士

高校艺术史、文物与博物馆学、美术学等专业的教师或学生;从事艺术理论研究的学者,希望结合市场实践拓展研究领域。

4. 投资与财富管理人士

将艺术品作为资产配置选项的高净值人群或家族办公室管理者;金融、投资领域从业者,需了解艺术金融化趋势及投资策略。

5. 文化领域跨界人士

企业家、设计师、建筑师等希望拓展艺术资源、提升审美修养的人群;媒体、出版行业从业者(如艺术类记者、编辑)需强化专业知识。

6. 新晋藏家与艺术创业者

刚进入收藏领域的新手,需学习入门技巧、规避市场风险;计划创办艺术空间、线上平台或艺术衍生品项目的创业者。

7. 高端社交圈层人士

重视文化社交与身份认同的企业家、社会名流,通过艺术收藏提升个人品位;希望融入艺术圈层、拓展人脉资源的精英群体。


07

申请入学

Apply for admission


1.报名须知

教学模式:

预计开班时间为2025年5月17日。

实行模块制教学,以案例式教学为主。学制一至两年,一般每个月集中2-4天研修(周六、周日前后),期间穿插艺博馆展览、国际工作坊、学术沙龙等选学活动。

授课地点:

根据学术导师教学选择,在浙江大学校内、窑口现场、研究所、博物院、石窟寺等知名文博机构和大师工作室、艺术市场进行授课。

2.招生流程

领取报名表。报名资料经审核确认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向学员发出(邮寄)录取通知书。

学员收到录取通知后,三日内将学费以汇款方式到学院指定账户,本院收到学费后,由相关人员为您及时办理入学手续。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额满截止

汇款户名:浙江大学

开户银行:中国银行杭州浙大支行

银行账号:376658360850

汇款备注填写:艺术品鉴赏高研班+姓名

3.学习费用

培训费:65800元

上述费用包括

学费、学校综合管理费、专家课酬及个税、教材资料费、证书费等。学员学习期间食宿费及赴外地考察交通费自理,学校可代为办理。

4.证书颁发

学员完成研修班所有课程并且考核合格者,学校颁发《浙江大学艺术品收藏与鉴赏高级研修班》盖有学校钢印及校长签名印章的高级研修证书,浙江大学统一编号,官网可查。学员结业后可继续参加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和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举行的有关活动。


浙江大学正觉笃行(哲学智慧与领导力)高级研修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