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养老金差距超10倍,刘世锦建议将农民养老金提到400元,促消费立竿见影。

3月23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谈到了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如何扩大消费等话题,还是有蛮多新观点的。

刘世锦说,中国现阶段的消费需求不足,主要就是“结构性偏差”。造成“结构性偏差”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内部差距大。比如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平均每个月的养老金大概是6000元左右,企业退休人员平均月养老金约3000多元,而农民平均养老金只有220元,这个差距远超过10倍。

想要扩大消费,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有一种方式有立竿见影之效,比如大幅提高农村居民养老金。



所以,刘世锦认为拿出5000亿元,将农民养老金从200多元增加到400元,翻一番,短期对扩大消费,比促销式的政策效果更好。如果拿出1万亿元,就可以拉动GDP增长约1.2万亿元,为经济增长提供近一个百分点的增长空间。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又要说了,钱从哪里来?涨了养老金,他们就会拿出来消费吗?对于这些问题,刘世锦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说资金可出自政府刺激政策的资金和国有股权划拨资金。另外,要完善养老缴费制度,多管齐下。

我看到有网友说农民养老,凭什么转让国有股权?其实,划转国有股权,早就开始了。早在2017年,国务院就印发了《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划转中央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10%国有股权,用于弥补因实施视同缴费年限政策形成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



那些之前没有交过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的人群,他们的养老金就是这么来的。现在说农民没有叫养老保险,就不应该用国有股权的资金,好像不太公平。

按照刘世锦的说法,过去国有企业和国有股权的收益主要用于储蓄和投资,在工业化的投资驱动阶段是有优势的,但也导致消费率偏低。

但现在消费被放在了首要位置,怎么提振消费才是关键。既然划拨国有股权资金给农民涨养老金,能够起到促进消费的作用,那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大幅提高农民养老金,他们到底会不会去消费呢?刘世锦认为农民作为中国生活水平最低的群体,其消费倾向较高约为0.8,加上宏观经济分析中的消费乘数效应约为1.5,对拉动消费的效果很明显。



其实,很多人都有一个认知误区,觉得农民有钱都会存起来,而不会拿出来消费。实际上并不是,从2024年的消费数据可以看到,农村各项消费增速都明显高于城镇。

我们的中产大概有4亿人,但这几年受房价,收入等因素影响,消费出现了降级。所以,提高规模庞大的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才能继续提振消费。提高农民养老金,每个月多买两斤肉,多买两盒药,甚至是给孙子女买件衣服,这都是消费。

农民是养老金太低,不够养老,也就是钱不够用,而不是钱多的没地方花存起来。所以,提高他们的养老金,肯定也会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