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方案》工作要求,玉门市人民法院紧扣“现场监督服务、高效化解问题、全面提升营商环境”行动目标,指派诉讼服务团队入驻经济开发区(东镇)综治中心,为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打通司法精准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一站解纷 为企减负创双赢
“这笔工程款能这么顺利地要回来,多亏了你们的悉心调解,真的非常感谢!”王某感激地说。近日,园区入驻团队成功调解一起涉企纠纷,不仅为原告追回了工程款,更以调解的柔性方式,最大程度减轻企业诉累,维护双方的合作情谊。
2024年9月玉门市东镇某企业将外线管道安装承包给部分工程承包给王某,工程完工后,却因企业内部原因导致工程迟迟没有验收。由于竣工验收拖延,王某的工程款也就一直未结。多次索要无果后,2025年3月17日,王某来到经济开发区(东镇)综治中心向玉门市法院诉讼服务团队申请起诉。接到案件后,承办法官经询问得知原、被告有着长期密切的业务往来,虽然目前因此产生了纠纷,但双方仍有继续合作的意向,且被告公司也认可拖欠工程款的事实,只因内部管理问题导致工程未及时验收,所以没有支付工程款。基于案件事实清晰明朗且证据确凿充分,作出判决并不难,但是如此判决可能影响双方以后的合作,也可能会给企业声誉带来负面影响。于是,承办法官组织当事人双方进行了调解,经过耐心引导双方站在合作共赢的角度,友好协商、互谅互让,珍惜长期合作建立起来的关系,强调诚信经营的重要性以及拖欠工程款需承担的法律后果,双方最终自愿达成被告公司于七日内一次性给付王某工程款26000元的协议。结案后,承办法官仍然心里“挂”着这个案子,多次联系被告公司,督促及时履行还款义务。在法官的督促下,被告公司按时结清了全部工程款。至此,这起涉企业纠纷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自入驻以来,园区诉讼服务团队始终坚持使用“调解优先,审判相辅,普法反哺”一站式解纷工作法,把“调解优先”贯穿于民商事审判工作的全过程,做到应调尽调。同时不断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调解组织的信息融通、协调联动,形成诉调对接工作合力,促进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并定期通过法律咨询、普法宣传、联合座谈等方式,积极宣传和推广诉前调解“零成本”化解纠纷的优势,对受理的矛盾纠纷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先交由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法官全程跟踪指导。对达成人民调解协议的纠纷,根据双方当事人的申请,及时进行司法确认,极大地进少了企业诉累,节约了解纷成本。
把脉问诊 为企护航促发展
“法院从法律角度为我们企业‘把脉问诊’,还提出了完善企业管理制度、规范账目管理等诸多建议,真的非常感谢!”企业负责人这样说道。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园区诉讼服务团队紧密结合辖区经济特点,紧盯企业发展难点痛点,以园区综治中心为基点,充分发挥司法智慧,改变单一、低效的工作方式,聚焦企业最关心、最直接的司法需求,从“企业找上门”转变为“司法服务送上门”。通过定期走访、法治体检、普法宣传等形式走进企业,为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服务,及时提出法律风险防控预案与司法建议,让园区企业足不出户就能解决日常法律问题,促进园区企业规范经营、健康发展。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沃土,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玉门市人民法院指派诉讼服务团队入驻经济开发区(东镇)综治中心,与园区建立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联动机制,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企业长远发展,推动诉源治理和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是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新探索。下一步,玉门市人民法院将不断强化司法服务保障意识,充分发挥审判执行职能作用,持续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加强与企业的互动沟通交流,通过“送法进企业”“万名干警联万企”等活动,帮助企业树牢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法律意识,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司法服务和保障。(陈昊)
来源:玉门市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