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阶段是角色游戏高峰期,孩子们热衷于模仿和表现他人、故事中的行为表情,语言动作,这是他们进行社会交往,发展良好同伴关系,理解社会分工,培养表现力和自信心的良好契机。
那么,对于表演区来说,什么才是好的表演环境呢?园长幼师通服务平台小编整编了幼儿园教室表演区环境创设布置与策略,转给幼师朋友们参考。
表演区整体布局原则
1.位置选择
表演区是一个活动性高,相对比较热闹的区域,因此在选择区角位置时,依据相邻区域互不干涉互不影响的原则,表演区最好远离阅读区、科探区等比较安静的区域,以免影响其他区域的活动开展。
2.区域大小
根据班级幼儿的人数和实际活动需求,规划出合适的空间作为表演区。确保有足够的空间让幼儿自由活动和表演,避免过于拥挤而影响幼儿的体验和安全。
3.布局设计
将表演区划分为表演舞台和观众区两个主要部分。
(1)表演舞台:根据班级空间进行调整,能够容纳 3 - 5 名幼儿同时表演。舞台背景可以采用可更换的主题布景,如童话故事场景(如森林、城堡等)、节日场景(如春节的喜庆装饰、圣诞节的雪景等),让幼儿在不同的场景中进行表演,增加趣味性和新鲜感。
(2)观众区:在舞台前方放置一些小型的椅子或垫子,作为观众区,供其他幼儿观看表演。椅子或垫子的数量应根据班级幼儿人数进行合理配置,保证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观看表演。观众区与舞台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幼儿有足够的空间进行互动和交流。
摆上装饰品
表演区材料选择
材料呈现方式:
材料的投放应分门别类,装在开放、低矮、不拥挤的架子上,或分类放在篮子等透明可见的容器里,让幼儿一目了然,介意潜在的邀请和吸引幼儿操作,并使幼儿自行的找到他们需要的材料,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易于自行取拿和收放;保证活动自发进行,
减少幼儿对成人的依赖性。
材料选择:
表演活动需要一定的材料支持才能更显生动,针对不同游戏主题,表演区需要投放的材料也各不相同,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表演道具
(1)服装类:投放各种不同角色的服装,如公主裙、王子服、医生白大褂、护士帽、消防员服装、警察制服等,以及一些简单的动物服装,如小兔子、小熊、小猫等,满足幼儿角色扮演的需求。服装的材质要柔软舒适,易于穿脱,尺寸要适合小班幼儿的身材。同时,可以准备一些配饰,如帽子、围巾、手套、眼镜、假发等,让幼儿的角色更加生动形象。
(2)道具类:提供丰富多样的道具,如玩具餐具(锅、碗、瓢、盆、勺子、筷子等)、玩具医疗器械(听诊器、注射器、体温计等)、玩具工具(锤子、扳手、螺丝刀等)、魔法棒、面具、手偶、毛绒玩具等。这些道具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角色,丰富表演内容。道具的选择要注重安全性和趣味性,避免有尖锐的边角或小零件,以免对幼儿造成伤害。
2.音乐设备
放置一台小型的音响设备,方便播放各种音乐和故事音频。可以准备一些适合幼儿的儿歌、童谣、古典音乐、轻音乐以及童话故事的音频资料,让幼儿在表演时能够根据不同的场景和情节选择合适的音乐作为背景。同时,为幼儿提供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如木鱼、沙锤、铃鼓、三角铁等,让他们在表演中尝试自己创造节奏和音效,增强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
3.舞台装饰材料
准备一些彩色的布料、彩带、气球、花朵等装饰材料,让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表演主题对舞台进行装饰。这些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让他们在布置舞台的过程中体验到动手的乐趣和成就感。此外,还可以提供一些废旧材料,如纸箱、纸盒、塑料瓶、易拉罐等,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将这些废旧材料制作成独特的舞台道具或装饰品。
区中区的创设布局
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的内容进行表演,通过想象、即兴创作或自编“剧本”,运用动作、语言和表情扮演角色,再现文艺作品或生活内容的一种创造性意愿游戏。
表演区包括表演道具区、表演装扮区和舞台表演区。
同时也需要注重舞台设计月墙面设计,合理运用环境,将区角创设表现最有优化,例如在表演区的区域墙上,可以贴上生动的表演步骤图做活动指导。
不同年龄段游戏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特征,在表演区(表演道具区、表演装扮区和舞台表演区)提供不同材料与经验指导。
小 班
表演道具区:选用动物类或日常物品类;选择五种乐器为宜;老师协助播放音乐。
表演装扮区:化妆品及饰物以常见的三种以内;教师需适时提供帮助。
舞台表演区:与艺术领域结合,有背景,有支持。
小班表演游戏的关键经验:
1.熟悉作品的大致内容;
2.喜欢模仿简单的角色语言、动作和表情,在集体面前敢于表现;能用简单的头饰、服装等表现自我经验;对音乐节奏具有初步的感知能力,能随乐器做简单的律动动作,演唱曲调简单、节奏明显的短歌;
3.学习与同伴友好地玩游戏;学习并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
4.对表演游戏和扮演角色感兴趣。
中 班
表演道具区:故事表演服装道具为主;适量的低结构材料;乐器投放六至八种以内常见乐器;
自己放音乐;提供适量的半成品。
表演装扮区:1-2种化妆图示。
舞台表演区:背景环境支持:剧本、剧照、节目单、海报、门票、座位号、背景;场景留有部分空间,供幼儿选择有需要的道具进行布置。
中班表演游戏的关键经验:
1.初步理解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主要情节和角色特征;对音乐节奏、旋律有初步的感知及表现能力;
2.学习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并扮演角色;能根据作品主题、情节加以想象,尝试改编故事的个别情节,进行创造性表演;学习制作简单的表演道具,布置简单的表演场景;
3.有礼貌的倾听、欣赏同伴讲述和表演;养成爱惜玩具和游戏材料的习惯;游戏结束后会有条理的加以整理;
4.对表演活动有兴趣,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享受表演活动的乐趣,初步养成大方、自信等积极的个性品质。
大 班
表演道具区:根据主题投放故事所需操作材料;增加投放低结构材料的数量;表演节目海报制作材料;可提供小钢琴、木琴、双响筒等乐器;自己放音乐;投放不同材质和款式材料。
表演装扮区:2-3种化妆三段卡。
舞台表演区:背景环境支持以幼儿意愿为主,场景布置留有更多空间供幼儿自由布置。
大班表演游戏的关键经验:
1.对文学作品有较深刻的理解和浓厚的兴趣,用积极的态度对作品内容、角色的特点进行讨论、分析和比较;对音乐要素具有敏感性,如旋律感、结构感等;
2.能主动搜索资料,多方式、多渠道完成表演的准备工作;
3.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能与同伴协商讨论,进行分工合作;
4.愿意主动的表现展示自己,自信在进行表演,感受快乐、自由、自信的愉悦情绪。
表演区环创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
幼儿园表演区的创设要以幼儿为中心,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为幼儿提供一个丰富多样、充满趣味和创意的表演空间。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材料投放、主题设定、规则制定以及教师的指导。让幼儿在表演区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享受表演的乐趣,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园长幼师通服务平台为中国学龄前教育工作者提供专业资讯服务,致力于帮助托育园&幼儿园园长、教师专业化提升,为托育园&幼儿园提供专业服务的第三方服务平台。
*声明:本文大部分文字和图片均来自网络,由园长幼师通服务平台小编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重在分享优秀教育理念,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