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由港股上市集团——神州天立教育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兴建管理的济宁天立学校,作为济宁市太白湖新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在济宁市太白湖新区正式开校,本期待其成为济宁教育创新的“鲶鱼”,却在多年后陷入负面舆情泥潭:违规招生不建学籍、套现培训费强制教师购课、教师殴打学生、天价收费与教学质量严重倒挂……这俨然成为教育资本化乱象的典型案例。然而,在这些表象之下,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地方教育监管的失守与治理能力的滞后。
近日,山东济宁天立学校一名学生遭老师殴打致头部外伤、胸部闭合性损伤的事件的舆论余波还在,又有该校一位家长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孩子于2023年9月入学济宁天立学校,到2024年新学期转学时发现孩子并没有建立学籍。济宁市教育局不给孩子查询学籍,济宁天立学校也不给孩子查询学籍。于是,家长拨打了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电话查出孩子目前为2024级,一年级山东在校状态,2023-2024年度在济宁天立学校就读并没有给孩子建立学籍,但是校方却收取了相关的上学费用。
类似的问题在济宁天立学校已经屡见不鲜,早前有网友爆料,2023年9月1日,济宁天立学校小学部招收了一名未满六周岁的儿童入学一年级正常就读并正常收取学费、学杂费,这一行为明显违反了《教育法》相关规定。在高中部,学校通过“掐尖招生”和“高价诱饵”争夺优质生源,甚至以“中考成绩上浮10分”和“高考考入清北奖励20万元”为噱头,公然挑战教育公平底线。
据网络公开投诉信息显示,济宁天立学校小学部、高中部多次违规跨区域招收汶上、任城、高新等其他区域的学生。更还有网友晒出该校高三复读招生广告,不仅跨区域招生,还广而告之称,学校一流师资全部聘请济宁一中教师。
如此乱象让人匪夷所思,然而,在太白湖新区教体局乃至济宁市教体局监管的缺失下,济宁市天立学校却野蛮生长正劲。
2024年,有该校学生在社交平台发帖详细描述了学校在设施利用、管理政策及学习氛围上的不足尤其是学校在招生时大肆宣传的特色设施如游泳馆、书法教室等,实际上并未对学生开放,导致期望与现实间的巨大落差,食堂用餐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匹配高额费用。而此前,就有不少学生家长爆料该校用餐西红柿发黑,豆浆稀如水,而且将教工与学生分开食堂窗口用餐。同年,该校有教职工发帖曝光,自己被学校“转岗”后,其子女入校就读的相关优惠政策突然消失,学费大涨,导致适龄儿童错失入学时机,陷入无学可上的困境。此外,还有教职工爆料称,2023年3月至2023年6月期间,学校把所谓的“培训费”以及由此产生的个税部分以工资的形式发放到教职工个人工资账户中,去其指定的购物平台,以员工个人的微信、支付宝或银行卡等形式来购买课程。指定平台属于由天立教育(香港)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控股的公司。
当年所谓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重大项目,如今却接连不断地上演着学校与学生、家长、教职工互撕的舆论大戏。堪称负面舆情制造机的济宁天立学校,其乱象愈演愈烈,与地方教育监管的缺位密不可分,在济宁市太白湖新区及济宁市教体局的执行层面上,监管力度明显不足。教育不是生意场,学生、家长、教职工更不是待宰的羔羊,乱象屡次被投诉,却未得到有效处理,其根本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创作不易,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