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的“连坐”、“灭族”之法,均由商鞅所创
现在有一个问题,有人说商鞅虽然被车裂了,但是他让秦国成功了,他的政策政治是成功的,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今天关键讨论一下,我们只看到商鞅改造过的秦国在七国之争里面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你不知道他最终埋下了秦王朝短命覆亡种子。
法家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秦国?
我们觉得法家塑造了强大的秦国,今天有很多人特别喜欢秦国,有一个电视剧《大秦帝国》,网上有秦吧,有不少人在网上骂我,他们组团叫大秦卫士队,那个被陈胜吴广干掉的队伍。中国在历史朝代的时候总有一些遗民,秦朝灭亡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说秦朝好,秦朝没有一个遗民,没有人怀念它。但其实秦朝有遗民,而且数量很多,只不过不在2000年以前秦朝灭亡的时候,而是在秦朝灭亡的20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看看他塑造了什么样的秦国?
秦国在先秦的典籍里面有专门的称呼,可以把它看成是它的LOGO——就叫做虎狼之国,读一下先秦经典和战国策,当时人们说秦国的时候在前面加了两个字虎狼之国,所以商鞅的变法,包括后来李斯入秦,让秦国由弱小之国变为强大之国,这一点没有问题。
兵马俑再现了秦国的“虎狼之师”
商鞅到秦国之前,秦国很愚昧,变法后有秩序了,成为野蛮之国,而且在冷兵器时代野蛮是一种武器,野蛮是一种力量,在丛林时代和野蛮人在一起,一定是野蛮人更有力量。
荀子比较过,当时秦国排第一、魏国第二,楚国第三,因为秦国军队最野蛮所以排第一,秦国军队是国家的人质,一个人上前线,这个人是国家的人质,在前方杀敌没有问题,如果做了俘虏,全家人做奴隶。当时给有功之人除了赏粮食和爵位之外,还有一个赏赐的物品是奴隶,所以秦当时是没有废除奴隶制的,因为如果废除了奴隶就没有奴隶赏赐。
原先奴隶是身份,但商鞅的做法让所有的百姓都变成潜在的奴隶,今天杀敌立功了,可以高高在上,享受人们的欢呼,带上爵位和粮食回家,但是明天战败了,全家人到别人家当奴隶,所以商鞅把所有国民都变成了潜在的奴隶。商鞅为此沾沾自喜。可是商鞅不会把愚昧之国变成文明之国。
福山的《政治秩序的起源》做过统计,秦国为什么强大?为什么能在战国之争中战胜六国?福山的分析角度非常有意思,与其他的军事化社会相比,秦国成功动员了其总人口的8%-20%,比如秦国和赵国进行了战争长平之战,赵国失败了,但是在这场战争中双方消耗了很多力量,死了很多人,到最后秦国臣相把15岁以上的男孩子全部送上前线,最后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40万人被捕,其他20万人全部坑杀。
死人堆成一座山,是秦国惯常的手段,每取得一场胜利,把头颅带回去,盖成一座山,造成极大的恐慌,以前带着耳朵回家,商鞅以后说不要带耳朵,只要带着脑袋回来,很恐怖,比如我是六国的一个士兵,你是一个秦国的士兵,在腰上挂着一个人头晃荡,很恐怖。所以商鞅造成野蛮的力量,造成一种恐怖的力量,他把国家的力量调动到8%-20%,而古罗马共和国仅仅到1%,希腊人仅仅5.2%,欧洲早期更低,人员的伤亡前所未有,在一次损失当中5万军人,而中国是西方的10倍,是秦国造成的风气。
商鞅军事改革给士兵定下的指标管理,能攻城围邑,斩首八千以上,则盈论(符合朝廷规定的数目);野战,斩首两千则盈论。在商鞅的这种政策的鼓励下,秦国的风气,怎么可能不变成嗜杀、残暴的军国主义?
看看白起的战绩,白起非常残忍,昭王14年斩首24万,昭王34年斩首13万,昭王43年斩首5万,秦国在统一过程中斩杀的六国人数在150万以上,我们根据《史记》记载的统计,史记并不是每一场战争都记载了秦国斩首多少人,所以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另外,秦国自己士兵死亡的人数没有算在内,但是冷兵器时代杀敌1万,自己死8000。150万以上没有问题。
所以秦国统一的代价,是中国当时版图上人口在战争当中死掉了200-300万之间,而当时全国的总人口不到2000万,这样的统一真的是我们希望的吗?所以我曾经在写李斯文章里面讲到,统一不具备死亡的价值,并不是为了统一什么都可以做。
长平之战,白起活埋赵国40万降卒
商鞅死了,韩非死了,李斯灭族,他们都身败名裂,家破人亡,我们今天的历史教材和一些学者常常这样告诉我们,虽然他们本人失败了,但是他们的政策在秦国取得了成功,秦国终于灭尽六国,一统天下,所以他们认为是成功,甚至认为他们是大公无私。
秦国是谁的秦国?秦灭了六国是谁的成功?
首先当然六国失败了,六国的老百姓从此必须忍受更加残暴的政权,所以失败了,秦国跟六国打仗的时候几乎是战无不胜,但是占领了一个地方之后发现那个地方没有人,秦国可以把土地占领,但是老百姓跑光了,没有老百姓愿意做秦国百姓,所以秦国在他们的时代人民已经开始用脚投票,现在很多人说秦朝了不起,秦朝很伟大,回去2000年以前问问当时的人民。
陈胜后来起来造反太容易了,我们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只有700个农民,专门做工程挖河,这些人没有经过军事训练,而且这些人没有兵器,秦国统一了以后全国的武器都被没收销毁了,老百姓没有兵器,秦王朝当时有100多万人身经百战,陈胜起义的时候秦国统一才12年,而且在12年里面,秦国在南北方都战争不断,所以是训练有素、身经百战的正规军。可是还有700人愿意跟陈胜干,因为陈胜让700人做了一道特别简单的选择题,我们去了一定是死,我们不去了起来造反大不了也是死,万一成功了呢?
一个朝廷如果逼着老百姓做这么简单的选择题的时候,人人起来造反根本不需要考虑是否成功的问题。陈胜讲了一句话:“天下苦秦久矣”,就把700人召集起来了。今天讲秦朝好的人,到2000年以前看看当时人民的判断。
“天下苦秦久矣”
六国失败了,六国老百姓也失败了,秦国的老百姓成功了吗?秦国本来老百姓最惨,“什伍连坐,轻罪重刑,战陷即全家为奴。”所以刘邦召集秦国老百姓,讲了六个字,“父老苦秦久矣。”这一句话让秦国的老百姓热泪盈眶。为什么项羽没有在关中立主?刘邦占了两个人的便宜,第一是项羽,把秦军主力消灭了,所以占了便宜,第二大便宜是占了秦王朝的便宜,秦王朝太残暴和太低级,刘邦只要好一点,他就可以战胜,因为天下苦秦久已。所以老百姓不可能有成功或者赢了。
为了一人独&裁,防止宗族分权,二世即位以后,在咸阳杀死公子12人,秦国历来残杀本族,一人独&裁。秦朝以前是周朝的政治,相当于贵族民主制,贵族是一个集团,只是贵族集团里面推选出一位老大当家,老大不好,贵族对你有强大的约束,都有取而代之的机会。
孟子曾经和七王有一个对话,能不能谈卿?贵卿就是国家的贵族,先谈谈我的家里是贵族,我的弟弟、叔叔、伯伯都是贵族,就是贵卿之卿,孟子说国君不错了,这些人起来提批评意见,反复不听意见换人。所以在周朝的体制下,是不可能有独&裁的,秦国最后之所以成功,也就是因为他比别的国家更独&裁,独&裁是不是很厉害?独&裁更好地集中社会资源没有问题,但是独&裁到最后谁赢?贵族都消灭光了,没有任何势力能够挑战皇D了。
六国输了,秦国的老百姓输了,秦国的上层贵族也输了,二世个人赢了吗?二世杀了始皇的好多儿女,两年以后,二世被赵高杀了。赵高潜伏秦宫几十年,殚精竭虑,机关算尽,最后他是否赢了?他没有赢,五天以后,他又被子婴杀了,在一轮又一轮的内部残杀中,子婴是最后的胜利者吗?46天以后,刘邦来了,没有杀他。但是很不幸项羽来了,项羽不客气,把子婴剁成了肉酱,把以前幸存下来的也杀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秦制这样的政治制度,就是一部绞肉机,最终谁都不可以从中获益,没有胜利者。
秦从秦非子算起近700多年,从秦襄公算起500多年,这个国家就是要强,几百年的发愤图强,几百年的不息自强,几百年的好胜争强,拿强用强,强到最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一统天下,唯我独尊。谁知道最后竟然是瞬间崩溃,一败涂地,宗族绝灭。
秦给世界带来的就是毁灭,最终也毁灭了自己。有数百年历史、有数百万军队,却输给了草根:陈胜、吴广,输给了半文盲:项羽、刘邦,还输给了2000多年的历史。秦朝灭亡以后,从汉到清,没有一个有良知的读书人同情歌颂秦朝,没有一个朝代的官方意识形态肯定秦朝,甚至没有一个野心家、暴君敢于公开声明自己效仿秦朝,所以秦朝几乎在所有的时间里,被所有的人毫不留情地抛弃,这是彻底的失败,完全失败了。
焚书坑儒后,诸子百家的文化遗产在汉初靠口述才得以留存
商鞅变法的结果是所有人都输了,秦的制度没有任何人从中可以找到幸福。
很多年前看过一篇俄罗斯的诗歌,谁能够在俄罗斯快马自由?那么谁能够在秦国的制度下快马自由?答案:没有。为什么?
一个国家如果只有功利而没有道义,这样的大国真的大吗?这样的强国真的强吗?有幸的是我们可以看到,但是我们真的能明白吗?
我喜欢泰戈尔一句话:谢谢上帝,我不是权力的轮子,而是被压在轮子下面的活人之一。从这两个角度思考的问题是不一样的,我的思考是轮子压在下面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