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焦敏龙)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残联联合自治区教育厅、科技厅、民政厅、人社厅、卫健委等11个部门印发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若干措施(2024—2028年)》(以下简称《措施》),于近日开始施行。《措施》明确,围绕孤独症孩子家长们关注的义务教育事宜,宁夏计划合理布局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推动银川市建设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相关部门将指导有条件的地方,依托现有特殊教育学校接纳孤独症儿童就学。
《措施》包括“完善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网络”“加强孤独症儿童康复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规范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管理”“扩大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资源”“健全孤独症儿童普惠保障机制”“加强孤独症儿童医疗保障和康复救助”“加强孤独症儿童家庭生活保障”等11个方面、37条内容。
《措施》明确,宁夏从今年开始将开展孤独症儿童普遍筛查,完善0-6岁儿童的孤独症初筛、复筛、诊断、干预规范和流程,逐步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初筛,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复筛,具备相应能力的医疗机构开展诊断和干预服务”的分层分级分类的儿童孤独症服务体系。为方便孤独症儿童就近就便接受康复服务,到2028年年底,宁夏5个地级市和30万人口以上的县(区),都将建成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服务的残疾儿童救助定点服务机构。
今年起,宁夏科技厅、卫健委、残联将联合制定孤独症康复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并依托“星未来”孤独症专家工作室、宁夏部分高校和“儿童孤独症及行为障碍专科联盟”,组成专家团队开展技术指导和人才培养,强化基层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人才队伍建设,向儿童保健人员培训“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与干预”技能。同时,宁夏人社厅及各市(县、区)相关部门会将符合条件的孤独症儿童康复人员,纳入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范围。
宁夏残联等有关部门将依托“星未来”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和宁夏康复教育中心,建设孤独症康复实验学校,配备专业的康复教师与康复治疗师,探索学龄前教育、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将康复服务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康复训练,使儿童在学习的同时得到康复治疗。
为加强孤独症儿童家庭生活保障,《措施》明确,处于符合相关条件的困境孤独症儿童家庭,宁夏将纳入“低保”范围;处于生活困难边缘家庭的孤独症儿童,宁夏将按“单人保”纳入“低保”范围。
《措施》还明确,今年开始,宁夏义务教育阶段孤独症学生的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由每生每年6000元提高至7000元以上;家庭经济困难孤独症学生上高中,免学杂费。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