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农民的利益,一直是所有人关注和热议的话题。尤其是农村土地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未来土地政策会有什么变化,更是舆论焦点。
客观地讲,由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农村土地引来很多客观问题的挑战。包括各种原因的土地流转,包括农业亟待产业化发展的现状等,让很多人认为,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制将会发生改变。
农村土地是打乱重分,还是集体收回?
在舆论关注中,2025年中央1号文件正式发布了。文件的发布,解释了很多当前民众所关心的问题,更在诸多农村农业和土地等方面,给了亿万农民朋友一个定心丸,更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惠农大礼包”。
其中提到,聚焦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而这一点中出现“以小农户为基础”这样的表达。那么,很多专家学者和社会评论家认为,当前实施的农村土地政策,也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讲继续持续稳定地坚持下去。
这样的话题,自然也引起更多人热议。
对此,在央视官方账号“央视主播说三农”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刘守英教授称,我们整个农村,土地制度的稳定性不能有任何含糊。
刘教授表示,土地政策30年到期以后得延包,也在各地做试点。有一种观点认为,是不是要再打乱再分一次?刘教授认为,这个是绝对不允许的。只有长期稳定,这个制度在农村才不会乱,村庄内部小范围调整可以允许,但是一定以村庄为单位,农民自愿。
刘教授说:“不能够强行去大调整,更不要企图去打乱重分。再分一次田,绝对不要有任何这种想法。”
刘教授的观点,也引起不少网友热议,甚至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但是,个人认为,刘教授的观点,没有任何问题,这也是保证土地产权公平公正的最好措施。
因为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执行到如今,已经不是简简单单想收就收,想重分就重分的情形。在土地使用过程中,有的土地使用权已经发生了变更,有的农户在各种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土地“买卖”行为,客观地讲,应该是获得了土地流转补偿费,有的补偿费很高,让不少人羡慕。
那么,这种情况下,土地整合再重分,那么,“卖地”的农户,显然会被更多人“羡慕嫉妒恨”,这种利益获得者会认为是一种不公平。
也许有人认为,不打乱重分,那么,因新生儿和死亡者,出嫁女儿和媳妇等原因造成有的家庭人少地多,有的家庭人多地少,是不是也是一种不公平?
家庭人口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总不能因此就要随时打乱重分。土地使用权农户一直转变,不利于农业生产积极性,更不利于农村对土地维护的自觉性。
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但土地使用权,个人认为也应该可以在家庭中延续。有人对自家承包土地卖掉或建房,就不该继续享有包括农作物耕作的相应土地权限,总不能他们把地卖了,在重新分别人保护好的土地。
当然,如因个人原因造成土地荒芜的,集体有权收回,继续让土地产生应有的价值。
对此,各位网友怎么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