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子、辣条、魔芋丝⋯⋯这些几块钱的中国“零嘴”,正在挑起外国人舌尖上的新鲜感。
2月24日晚间,盐津铺子(SZ002847)发布公告称,拟斥资2.2亿元在泰国设立全资子公司并投资建设泰国生产基地,重点打造以魔芋、薯片等为核心产品的智能化生产基地。
盐津铺子的部分魔芋产品 图片来源:盐津铺子官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几年,中国零食出海浪潮正盛,企业正从单纯的产品出口转变到深耕海外本土供应链。例如,成功将中国瓜子带向国外的洽洽食品(SZ002557),其泰国工厂2019年就已投产,助力其在海外规模的壮大。本次盐津铺子拟在泰国建厂,也将成为公司首个海外工厂。
华福证券所长助理、大消费首席分析师刘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零食产业链越来越成熟,是供应链出海的基础。“相比以前只是零零散散地卖些产品,现在一旦在海外当地建厂,那就说明企业要长期稳定地建设供应链、打造品牌。这个对于中国品牌输出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个海外工厂将“落子”泰国
根据盐津铺子公告,公司拟在泰国设立全资子公司并投资建设泰国生产基地,投资约为2.2亿元,包括但不限于购买土地、新建厂房及配套设施、购置固定资产等相关事项。
为保证本项目的实施,公司拟以自有资金约106.38万元出资设立全资子公司盐津食品(泰国)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实施主体,重点打造以魔芋、薯片等为核心产品的智能化生产基地。
对于在泰国建厂的目的,盐津铺子表示,本次投资将重点拓展海外业务,通过供应链布局进一步推动海外业务拓展。通过深化全球产业链协同创新与资源融合,公司将全面激活海外业务增长动能,从而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打造新的增长曲线。
事实上,从2020年起,盐津铺子就将全球化作为中长期策略,但至今的定期财报中,海外销售情况并未单独列示,销售占比较大的仍是国内几个大区及线上电商。相比之下,盐津铺子的控股股东湖南盐津铺子控股有限公司在海外布局更早,且规模更大。据《湖南日报》2024年9月报道,湖南盐津铺子控股有限公司在柬埔寨的第一家芒果干加工厂于2018年投产,迄今已在柬埔寨、泰国、越南建设有芒果、榴莲等7家海外鲜果加工厂。
今年开始,盐津铺子显著加快了出海步伐。在2025年的新春致辞中,盐津铺子董事长张学武就表示,今年要“以魔芋、鹌鹑蛋品类为核心,精耕东南亚市场,开拓日韩、欧美市场”。
今年1月,公司宣布在越南投资设立境外全资子公司,重点拓展海外销售业务。
与在越南强调拓展销售相比,本次盐津铺子在泰国是重资产投资,将打造公司首个海外工厂。而此前盐津铺子的四个工厂均在中国,分别位于湖南浏阳、江西修水、河南漯河、广西凭祥。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拟在泰国建厂重点生产的魔芋品类,正是盐津铺子近年在国内销售较好的大单品。在上述致辞中,张学武就表示:2024年麻酱素毛肚(注:以魔芋为主要原料)成为单品销量王,魔芋月销“破亿”。
对于出海的具体“打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月25日联系了盐津铺子相关人士,且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图片来源:电商平台截图
从产品出口,到供应链出海
近年来,随着零食下游渠道的变革,如零食量贩店、内容电商等形式蓬勃发展,线下门店对客流的抢夺进入白热化阶段,使得零食行业出现洗牌。几大零食上市公司去年业绩明显出现分化,国内市场竞争呈现一片红海之势。
于是,将眼光投向海外市场,成为了企业寻求增长的突破口。《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到,国内零食企业出海较早,且规模较大的是洽洽食品。其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海外销售额分别达到5.16亿元和2.46亿元,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7.58%和8.47%。截至2024年6月末,洽洽食品在国外拥有108个经销商客户。
图片来源:公告截图
企业不仅把洽洽瓜子带到海外,就连网红零食辣条,也能让外国友人时不时“来一包压压惊”。根据知名辣条品牌卫龙美味(HK09985)的财报,其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在海外的销售额分别为9762.3万元和3462.4万元。另外,还有主打深海小鱼零食的劲仔食品(SZ003000),其2023年海外销售超1800万元。
记者注意到,中国零食企业的全球化,正在经历从简单的产品出口到在海外建立本土供应链的转变。海外建厂可以通过本土化生产,降低物流成本和相应的隐形成本,及时响应当地需求,加快海外市场的效益和效率。
例如,洽洽食品的泰国工厂2019年已投产,成为其领先于行业在海外立足和扩张的关键一步。盐津铺子本次拟在泰国建厂,同样也是打造海外本土供应链之举。
2月25日,华福证券所长助理、大消费首席分析师刘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海外休闲食品市场里,除了百事、雀巢等国际大企业的供应链水平比较高之外,其他零食企业相对比较分散,工业化水平仍不如中国,这中间存在中国企业的机会,仍是一个蓝海市场。而随着中国食品产业链越来越成熟,国内供给相对过剩,企业出海寻找机会是比较好的(增长)方式。”
“相比以前只是零零散散地卖些产品,现在一旦在海外当地建厂,那就说明企业要长期稳定地建设供应链、打造品牌。这个对于中国品牌输出也是非常重要的。”刘畅表示。
不过,他也提醒:“中国零食出海,难点在于对当地供应链的把控、对法规条款的熟悉、对市场渠道信息的获取等。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出海之后,那就是和全球零食巨头竞争,不仅要比拼品牌,还要比拼产品研发和大单品培育。这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