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美两国可以就削减50%军备达成一致。而与此同时,据手机中国网报道,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媒体表示,希望与中国、俄罗斯领导人会晤,讨论削减军备甚至核裁军问题,并提议三国将国防预算削减一半。这一提议乍看之下似乎是国际和平的福音,然而,真的这么简单么?
军事预算的削减,表面上是减少战争风险的手段,但在大国博弈的棋局中,任何单边让步都可能成为削弱自身实力的伏笔。美国一直以来都试图利用所谓的“军控谈判”,塑造有利于自身的战略格局。俄美如今高调宣称愿意削减军备,但现实情况却是,美国的国防预算已膨胀至近9000亿美元,占全球军费的40%以上,远超其后多个国家的总和。即便削减50%,美国仍然会保持对全球军事格局的绝对掌控权。而俄罗斯因长期受到西方制裁,其军费削减反而有助于缓解财政压力,维持战略平衡。
而相比之下,中国的军费开支本就保持在合理水平,始终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在全球安全局势日益紧张的背景下,中国的国防开支完全是基于自身安全需求,不存在大规模扩张性的军备竞赛。在此情境下,特朗普提出让中国一同削减军备的提议,实际上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战略诱导,企图让中国做出单方面妥协,削弱自身防御能力,降低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的战略主动权。这种削弱式“和平”对中国而言无异于一场“消耗战”,不仅不会带来真正的安全保障,反而可能成为被动挨打的伏笔。
中国外交部对此的回应可谓是滴水不漏。据环球网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明确指出,全球军费开支不断增长的根源在于国际安全形势的恶化,而真正推动和平的关键,不是盲目削减军费,而是解决全球安全治理赤字,促成稳定的国际秩序。林剑还强调,中国的国防支出完全是基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需要,并不会因外界施压而改变这一基本战略。言辞间既表明了中国对全球安全的责任担当,也彻底粉碎了美俄试图让中国“被动入局”的意图。
更值得注意的是,美方的军备削减谈判从未真正脱离地缘政治算计。美国一直以来都在军事领域推行“双重标准”策略,一方面鼓吹军控谈判,另一方面却不断强化自身在全球的军事存在。从在亚太地区加强军事联盟,到在南海、台海频繁挑衅,再到在欧洲推动北约东扩,美国的每一步军事部署都充满了进攻性,而所谓的“削减军备”更像是一种障眼法,掩盖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战略扩张。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理性且审慎的态度尤为重要。若盲目接受美俄的提议,意味着中国将承担本不属于自己的“安全责任”,甚至可能在未来国际安全架构中陷入被动。美俄军备削减并不能改变全球安全格局的本质问题,真正的和平与安全,取决于国际社会是否能够共同解决深层次的安全挑战,而不是以军费数字的减少作为衡量标准。
此次中方的回应,不仅表明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坚定立场,也再次强调了全球安全治理的核心问题。真正的裁军不应是单边压力下的被动选择,而应是基于公平、公正、透明的多边合作。中国不会因外界施压而削弱自身安全,也不会在美俄的战略博弈中充当无谓的牺牲者。在维护自身安全的同时,中国也将继续推动全球安全治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军控进程,为世界和平注入真正的稳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