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通知,根据杭州市知识产权局《专利侵权纠纷案件行政裁决书》,暂停九典制药、同伍生物医药2家企业的吲哚布芬片采购资格。同伍生物方面告诉健识局:此事与华东医药的专利纠纷有关。

吲哚布芬片虽然是个40年老产品,但此前一直由华东医药子公司中美华东独占市场,年销售额超十亿元,带来了不菲的利润。因此,中美华东试图通过不断发起专利诉讼,延长吲哚布芬片的生命周期。早在2024年9月,美迪深的吲哚布芬片就曾因为专利纠纷被暂停采购。此次是中美华东的第二次成功狙击,两家企业的品种被暂停销售后,其他省份可能也会下网。

健识局获悉,被狙击的药企正在试图还击。

一款四十年老药的逆袭

吲哚布芬片是一种抗血栓药物,由意大利公司研发,早在1984年就已经在意大利上市,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比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更小。吲哚布芬片原研药一直没有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市场上的都是仿制药。

2005年,华东医药子公司博华制药的吲哚布芬片率先上市,后来被转让给了中美华东。上市头几年,吲哚布芬片的销售情况并不算好。据米内网国内样本医院终端销售数据显示,直到2016年吲哚布芬片销售额仅为164万元。



转折始于2017年,吲哚布芬片进入医保目录,2018年又进入基药目录,在中美华东的积极推动下,吲哚布芬片的销售额快速增长。米内网数据显示,2022年吲哚布芬片院内销售额突破1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1.61%,一跃迈入抗凝药畅销榜单,成为了一匹黑马。

2023年,吲哚布芬在院端销售额进一步增长到14亿元,这部分市场由中美华东独家垄断。

一个问世四十年的老药,每年还能卖出10多亿元,这也吸引了不少药企纷纷入局想要分一杯羹。目前,已经有超20家企业布局吲哚布芬片。其中同伍生物、沐源生物、美迪深生物、九典制药等多家企业的产品已获批上市。吲哚布芬原研的化合物专利、适应症专利都早已过期,不少企业都没有预料到,仿制这样一款药会被卷入到专利侵权诉讼中。

业内人士告诉健识局:“在当初立项的时候已经分析过专利,在确认原研专利已经过期后才投入资金做研发的。”

华东医药连环狙击

其实,为了守护自家的十亿大单品,中美华东为吲哚布芬片申请了晶型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显示,2020年12月中美华东制药登记了名为“一种吲哚布芬晶型X和晶型D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直到2040年这一专利才会到期。此外,围绕吲哚布芬,中美华东还申请了吲哚布芬药物组合物、吲哚布芬晶型E及其制备方法等多个专利,形成了“专利丛林”。



(中美华东围绕吲哚布芬申请的部分专利 图源: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

美迪深生物就是第一个被成功狙击的。去年9月29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通知,根据杭州市知识产权局《专利侵权纠纷案件行政裁决书》(浙杭知法裁字〔2024〕10号),暂停美迪深生物生产的吲哚布芬片采购资格。

当时就有业内消息称,就吲哚布芬片专利侵权事件,中美华东制药不仅状告了美迪深生物,还与九典制药、同伍生物等多家公司有专利纠纷。

中美华东的确握有专利,但行业似乎并不买账,吲哚布芬片依然不断获批上市。最近几个月又有诚济制药、悦兴药业等企业的吲哚布芬片相继获批上市,华东医药未必狙击得过来。

更何况,这些被狙击的药企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集体发起反击。2024年10月2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份连续发出6份无效宣告请求口头审理通知书,针对的就是吲哚布芬晶型D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目前相关侵权诉讼还在进行中,华东医药能否守住专利尚未可知。

不管最终结果如何,中美华东率先发起诉讼都是利大于弊。专利诉讼周期往往都不短,期间通过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与侵权诉讼的“时间差”,中美华东能够延缓竞品进入市场。对于这样一个十亿大单品来说,多拖一天就多赚一天。

撰稿丨方涛之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雾纪

插图|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