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人做事应该有始有终,但撞南墙这个道理大家也应该懂,如果一件事情自己确实是没有天赋,也没那个能力,就不应该反反复复耗费宝贵的青春年华,一个劲儿的去钻牛角尖儿了。
在考研过程中还真的会有不少学子,像是走火入魔的一般,第一年没有考研上岸的同学参加二战成功上岸的并不少见,但是如果两次考研都失败,第3次,第4次甚至是第5第6次还在考研的话,那么不仅会让家长感到怀疑,学生慢慢也会消耗自己的精气神儿。
女孩晒出“考研10战”成绩单,让人两眼一黑,人送外号“活研王”
考研失败,其实没那么可怕。要是能看开些就会明白,人生的道路千万条,并非只有考研这一条道可走。听说现在流行大三就开始考研了呢。
大三首次考研,有些学生可能会选择零基础直接裸考,这样做的好处是先熟悉一下考试的考场环境。而且要知道,大三要是考研考上了,成绩也不作数,所以提前复习是没有必要的。先去查看一下、试探一下考研的难度,再看看考研适不适合自己,到了大四再认真决定是否正式考研,这样比较好。
大家之所以这样做准备,是因为多次考研已经变得越来越常见了。不过,你听说过有考研都考到10次的吗?这个数字光是听起来就显得格外夸张。网上有一位女生分享了2025年的考研成绩单,她竟然是一位参加过10次考研的学生。
她每次考研失败的原因各不相同,前9次都是因为英语成绩不太理想。今年,她终于听取了大家的建议,用心背单词、练语法,英语成绩总算有所提升。可谁知却又顾此失彼,两门专业课成绩大幅下滑。
放眼望去,整张成绩单竟没有一门科目能超过100分,总分只有260多分,显然过不了今年的国家线和院校自划线。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位女生宣称自己这10年脱产考研,期间没有出去工作,一直靠啃老。有人用比较直白的话说,这事儿放在咱们这儿,就是啃老。还有网友起了个外号,叫她“活研王”。
家长一定要警惕学生“多次考研”行为,很可能演变成新型啃老
考研,有时候真的有可能演变成新型啃老现象。据预测数据显示,2025年考研报名人数将达到474万,然而其录取率却不足25%。多数学生若放弃工作、脱离学生时代而选择在家全职备考,就意味着经济方面将全面依赖父母。
我们不妨算算显性成本,每年资料费1000元,报名费200元,住宿或租房费用2000元,仅仅这几项基础开支加起来就已超3000元。要是连续备考10年,那经济负担将高达30万,这无疑是个颇为惊人的数字。
而隐性代价是,学生长期脱离职场一心备考,自身技能和学历价值很可能随之贬值。而且,2025年本科应届生起薪相较于2020年已经下降了12%,学历贬值的问题显得更加具体可感。
考研热的持续升温,会让学生们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感到愈发迷茫。很多“考研党”并未明确规划自己的人生,只是对一些研究生专业抱有兴趣,或者盲目跟风考研,这种做法其实是相当不可取的。
如果家庭条件足够支撑学生凭借热爱追求着一个学位,那也无所谓,但最关键是大多数同学没有认清自己,只是普通的家庭条件。父母不能被学生一味的坐吃山空,大家要肩负起成年人的责任。不要用考研作为借口去逃避生活必然要到来的考验。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