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
谁能想到,贵州一家殡仪馆的餐厅,火到有人为了嗦这口粉,竟冒充逝者家属混进追悼会现场!
2025年2月,贵州凯里二龙殡仪馆的米粉突然爆红全网,逼得馆方紧急宣布,每天免费送50碗,只求大家再别装家属了。
究竟这碗粉有什么魔力?是真好吃,还是网友猎奇心理作祟?
01
殡仪馆嗦粉
故事得从一位贵州妹子在社交平台的分享说起,2月 17日,她发布了一篇探店帖,讲述被朋友妈妈强行安利的神奇经历。
她表示当时对方非拉着自己去殡仪馆吃粉,本以为是应付一下,结果一口下去,直接被惊艳到!酸汤鲜得仿佛能让恐龙复活,辣子鸡香得她都想当场认亲!
此帖一出,网友们那是要准备开喷了,毕竟谁家好人去那地方吃粉,怕不是在逗趣。
本地人纷纷晒图证明所言非虚,甚至还有人开玩笑说:“建议殡仪馆开通外卖,就叫‘最后一碗粉’!”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爆火,殡仪馆工作人员也是哭笑不得,原来米粉是特意为治丧家属准备的,凭票领取。
但没想到竟有人伪造粉票,还有人编造诸如二舅姥爷去世了这样的借口来蹭饭,最夸张的时候,有网友说领粉窗口的队伍比献花区还长。
馆方无奈,只能派人仔细核对家属身份,那场面仿佛谍战片里的情节。
据了解,其20多年前就开始卖米粉了,一直都是有些名声的,在网上爆火后热度更是上涨了一大截。
为了应对这泼天的客流量,馆方赶忙允诺,每日向公众免费供应 50 碗米粉,让没尝过的人也能体验一下。
不过目前馆方的承客量不足,只是满足馆内正常招待的治丧家属,也暂无对外扩张、开通外卖的打算。
这一现象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人觉得为了一碗粉去那地方,甚至冒充家属,实在没必要;也有人认为,这是殡葬行业的一次独特宣传,让大家看到了殡仪馆不一样的一面。
02
贵州人的饮食秘方
当全网都在好奇这碗米粉的秘方时,殡仪馆负责人的回应朴实又真诚,表示真没秘方,无非是猪肉新鲜、米粉手工做,加上老师傅 20 年的手艺。
这里的米粉从选材到出锅,每一步都遵循严格的制作方法,酸汤用番茄、辣椒或者大米自然发酵。
脆哨,也就是猪油渣,被炸得金黄酥脆,一口咬下去,油脂的香气瞬间在口中散开,那是让人无法抗拒的香。
辣子鸡更是选用贵州本地土鸡,肉质紧实,口感鲜美,搭配现舂现炒的辣椒,辣椒的香气充分融入鸡肉中,辣而不燥,让人回味无穷。
面对网友关于食用油的灵魂拷问 ——“用的什么油?殡仪馆总不敢用地沟油吧?”
想想也不可能,食材都保证新鲜了,何况是油呢,不然图啥?
毕竟,谁也不想因为一碗粉而提前见客户,这句略带幽默的话语,也让大家对其食品安全多了一份信任。
贵州机构搞美食并非个例,早有传统,贵州省人民医院的网红月饼便是典型代表,一年四季都有人排队购买,那排队的场景堪比春运,有网友甚至戏称“挂号买月饼比看病还难”。
还有街头麻将馆的炒菜,老板一边搓着麻将,一边熟练地颠勺,那独特的锅气被网友称赞 “直冲天灵盖”。
这一现象背后,其实反映出当下消费者对于美食的追求更加纯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餐饮场所。
只要食物足够美味、食材安全有保障,无论是医院、麻将馆还是殡仪馆,都能成为美食的打卡地。
03
殡仪馆的副业转型
2005 年,二龙殡仪馆餐厅开业,最初采用来料加工模式,谁要吃饭谁就自己准备材料,这里只收一个辛苦费。
因味道不错,吸引了众多食客,不仅附近街坊邻居常来蹭饭,就连遛弯大爷大妈们也成了常客,大家被这美味吸引,让这里热闹非凡。
但到了 2018 - 2019 年,食品安全法规收紧,为保障食品安全,殡仪馆不再接受来料加工,改为统一采购食材,烹饪后专供治丧亲友,并印制粉票,凭票打粉,本以为会减少外界食客,没想到米粉口碑反而更稳,在当地小有名气。
直到最近,社交平台的传播让其米粉彻底出圈,网友们对这独特地点的美食充满好奇,纷纷慕名而来,甚至有人冒充逝者亲友排队蹭吃,队伍一度比献花的人还长。
2 月 20 日当天,近千斤米粉被抢购一空,最后连备用面条都派上了用场。
虽然馆方也给出了措施,也对外免费发放了一些,但架不住人多。
而且如果你想吃到这碗米粉仍需早起或熬夜排队,因为供应时间仅限早餐(早上 6 - 8 点)和宵夜(晚上 10 点半开售) ,手慢无。
如今,二龙殡仪馆的米粉成了当地的热门话题,不仅是美食的胜利,更是传统与创新、严肃与温情的奇妙融合,让人们在烟火气中感受到了生命的独特意义。
04
结语
贵州人对吃的执着,早超越了世俗眼光。殡仪馆嗦粉、医院买月饼、麻将馆炒菜……这些看似违和的场景,背后是当地人活在当下的烟火气,正如网友所说:“生死无常,不如先干饭!”
许多网友对此开玩笑,起哄道“一碗粉送一束花,吃饱了直接上天堂”,这脑洞一开,直接把美食和人生的终点站奇妙地联系起来。
更有网友辣评:“以后扫墓得带保温桶,祖宗嗦完粉才能保佑我。”
这画面感,仿佛能看到祭祖时,子孙们端着热气腾腾的保温桶,虔诚地希望祖宗在另一个世界也能享受美味米粉,保佑自己顺风顺水。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