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23日,德国联盟党成功摘下联邦议院选举的桂冠,这样的结果无疑是给了同盟党推举的总理候选人默茨一张通往总理府的门票。现任德国总理朔尔茨,也不得不接受败局,与此同时,他向对手送去了祝贺。而在新一轮的权力交接中,德国将如何撬动国际关系的新板块,无疑值得我们深思。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德国大选的胜负对整个欧洲或是世界有怎样的意义呢?简单来说,默茨的胜利不仅意味着德国政坛路线的调整,也预示着国际关系风向的变革。在对待中美两国关系的问题上,默茨与他的前任朔尔茨,截然不同的态度已经为德国和欧洲外交政策的走向铺下基调。
现下,默茨面临的首要任务是筹建新政府,他希望尽快实现这一目标,打破当前政治僵局。毕竟,一个稳定的内阁才能让他在全球政坛这盘大棋中,将德国的棋子摆放至更有利的位置。
有趣的是,虽然默茨赢得大选,而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发来了祝贺,这看似是政治礼节,但背后却另藏玄机。作为右翼人物,特朗普与默茨有着表面上的“价值观共鸣”。特朗普在贺电中强调美德两国在能源与移民问题上的“共同点”,似乎想传递某种微妙的信号。然而,默茨对待美国及其领导的北约军事联盟的态度,却是一股不同寻常的新风。他强调欧洲应逐步削减对美国的依赖,尤其是在核武保护的问题上。这个立场显然与特朗普所期望的有较大出入。
这种“面和心不和”的关系,恰恰反映出当下国际政治的复杂与微妙。默茨深知,如果一味地依靠美国,尤其是在美国自身政治动荡不安的背景下,欧洲很可能沦为池鱼。所以,未雨绸缪,默茨或许选择与法国联手,努力建设一个更为自主的欧洲防务体系,减少对美国核保护的依赖。
转过身来,再看看默茨对中国展现的开放姿态。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默茨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的会晤释放了积极的信号。默茨明确表示联盟党重视对华关系,这与朔尔茨“摆脱对华依赖”的路线形成鲜明对比。默茨的亲华态度,显然会为中德、中欧关系的深化合作埋下伏笔。
实际上,据联合早报报道,就在德国大选的第二天,也就是德大选结束后不到24小时,中国贸促会率中国企业家代表团前往德国,将开展为期3天的经贸交流活动。据悉,本次访问中方有近30家企业和行业协会代表参加,不难看出,中国正致力于通过经贸合作,为未来更广泛的政治合作铺路。而中欧双边投资协定的推进与否,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默茨的上任,是否能促使这一协定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再次提上日程,成为影响中欧关系发展的关键变量。
作为欧盟的两大“领头羊”,法国和德国的政策取向无疑对欧洲整体战略带来决定性影响。默茨如果能够稳步推进与法国的联合防务计划,强化欧洲的自主能力,那么欧洲有望在美俄博弈的大格局下,开辟属于自己的独立航道。
默茨上台对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影响不可小觑。默茨对中美态度截然不同,通过削弱对美国的依附,强化与中国的合作,推动独立的欧洲防务体系,默茨的愿景无疑是在新时代的国际舞台上为欧洲争取一席之地。不过,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中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将充满挑战。在我看来,默茨的登场,很可能成为促进世界多极化的一剂催化剂。一个更加独立、自主的欧洲,将为全球政治经济版图增添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