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教联体”建设,为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近日印发第二批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典型案例。其中,佛山市禅城区《深化视力健康“光”环境改革 强化学生近视防控》案例上榜,是广东省唯一入选案例。
据介绍,佛山市禅城区紧盯“小眼镜”问题,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护眼亮睛”专项行动,以学生健康为中心,以“4个100%,1个2%”(中小学校教室灯光改造率100%、学生视力健康筛查和动态监测建档率100%、校园视觉健康专兼职宣传队伍配备率和培训率100%、学生科学用眼护眼知识知晓率100%,全区学生近视率下降2%以上)为目标,打造“森林阳光教室”,构建优质高效的校园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全力推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实行“护眼亮睛”行动以来,禅城区教育局联络各界多方筹措资金,克服困难全力推动学校教室灯光100%改造工作。深入激发专业医疗机构和热心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鼓励各医疗机构和热心企业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为全区学生进行免费视力筛查、捐赠建设校园视力保健科普馆、捐赠眼镜等,全方位、多层次拓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为全区学生视力健康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禅城区引进“照明光谱接近太阳光谱值并同时释放负氧离子”的光健康技术,对全区学校教室灯光全面升级改造,打造“森林阳光教室”。光健康技术通过智能控制手段,将早晨八九点的太阳光实现复制应用,释放负氧离子,还能同时全面完成消杀病毒工作,让灯光更健康。截至目前,禅城区共有88所学校,共2130个教室已完成灯光和空气环境升级改造工程。
同时,在卫生健康部门指导下,禅城在全区104所中小学校开展视力健康筛查和动态监测建档工作,对学生视力进行持续性动态监测,及时向家长、学生反馈视力检测信息并有针对性进行视力保健和近视防控指导,为全区中小学生建立视力健康成长档案。截至目前,全区学生视力健康建档率达100%。
禅城区还组建区级视力防控专家宣讲团,成员包括国内知名眼健康医学专家、知名作家、光健康专家、心理学专家等,做好学生日常视力保健宣传和咨询,打造政府、社会、学校、医院、家庭等多方协作,共同促进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成长的机制。区教育局指导各学校组建由校领导、校医、校学生会成员、班干部组成的视力防控宣讲监督队,督促学生落实日常视力防控措施,减少使用电子产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爱眼宣传等活动。
采写:南都记者 韩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