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第一阶段停火协议即将到期之际,约旦河西岸局势急剧恶化。
上周末,以军时隔23年再次在约旦河西岸部署坦克,以色列防长卡茨宣布驱逐数万名巴勒斯坦难民,并禁止他们回归。接下来,以军将在约旦河西岸开展长达一个月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以军坦克开进约旦河西岸
卡茨表示,他已经指示军队做好在这里驻扎一年的准备,让那些已经离开的难民再也不能回来,以避免“恐怖主义”死灰复燃。
以军驻扎的地方是位于约旦河西岸北部的三个难民营,其中就包括我们熟知的杰宁难民营。而上一次以军坦克开进约旦河西岸,还要追溯到2002年,当时正值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义期间,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人爆发了激烈冲突。
实际上,加沙这边刚一停火,以军立马就对约旦河西岸动手了。就在停火协议生效后的第三天,以军宣布对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武装组织进行打击。截止上周四,已造成至少51名巴勒斯坦人丧生,其中包括7名儿童。
不同于加沙,约旦河西岸的格局较为复杂。根据《奥斯陆协议》,西岸被分为A、B、C三个区域,杰宁难民营就位于A区,后者由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完全控制,约占整个西岸地区的1/5。
以色列袭击约旦河西岸
正因如此,杰宁成为了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在西岸的主要根据地,杰哈德、哈马斯等抵抗组织都在这里有一定势力。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杰哈德的下属武装“杰宁旅”,他们也是以军重点打击的对象。
面对以军突如其来的行动,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表现得倒是义正辞严,但其实,在以军之前,他们就已经对约旦河西岸的抵抗组织动手了。
去年12月,杰哈德武装人员偷了两辆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下属的安全部队的汽车,一边开车绕着杰宁难民营游行,一边挥舞杰哈德旗帜。
巴安全部队以此为由,包围了杰宁难民营,并与杰宁旅等抵抗组织发生交火,造成多人死亡,其中不乏平民。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这波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操作,点燃了巴勒斯坦人的怒火,并在杰宁难民营引发罢工和示威活动。人们不明白,以色列已经在加沙杀死了那么多同胞了,巴民族权力机构为什么还要在这个时候挑起内讧?
巴勒斯坦人在约旦河西岸举行示威游行
据相关人士透露,他们也是被逼无奈,美以同时施压要求其打击抵抗组织,如果拒不执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或将崩溃,毕竟财政大权还掌握在以色列政府手中。
这名官员还说,早在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之前,美以就一直施压民族权力机构与抵抗组织对抗。与此同时,以色列也使出传统艺能,时不时在西岸抓人拆房,扩建犹太人定居点,在民族权力机构和抵抗组织之间制造摩擦,以分化巴勒斯坦人。
无奈之下,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只能采取“诱敌歼灭”之法,先故意放松警惕,让那些抵抗组织“冒头”,然后就能借题发挥对其实施打击。不得不说,对付自己人,他们确实有一招。
不难看出,以色列对巴勒斯坦抵抗组织乃至整个中东地区的“抵抗之弧”反以武装,都采取的是“集中兵力,各个歼灭”的战略,每次都腾出手来集中对付一股势力,加沙这边危急了,约旦河西岸就稍微好一点,反之亦然。
以军推土机强拆巴勒斯坦人的住宅
而在本周六,加沙第一阶段的停火协议就到期了。目前,别说开启第二阶段的谈判了,第一阶段的协议都没能顺利执行。
上周,哈马斯按照约定释放了6名以色列人质,作为交换,以色列需要释放620名巴勒斯坦“囚犯”。然而,以色列以哈马斯“羞辱”人质为由,拒绝履行约定,停火协议面临崩溃。
哈马斯明确表示,如果以色列不放人,第二阶段的谈判就没必要开始了。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则威胁称以军随时准备重启在加沙的军事行动,仿佛一直在等待这一刻的来临。
美国政府一如既往地选择无条件支持以色列,不过特朗普也派出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前往中东,协调第二阶段的停火谈判。
一言难尽
但就以色列这个态度,第二阶段的谈判怕是更加艰难,加沙地带想要迎来真正的和平,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