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水,古称豫章水,是赣江的正源。章水一路向北,在赣州城下与贡水汇合,成为赣江。章水是大余的母亲河,大余县城就坐落在章水河畔。章水河畔,有一座南安府衙,曾是南方水上丝绸之路的"海关"。



南安府衙位于大余县城的东北角,背靠章水,坐北朝南,居高临下。南安府衙始建于宋代,元、明、清各代均有修葺。南安府衙是江西省现存最大的古代衙署建筑群,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安府衙,这座历史悠久的古代衙署,不仅以其宏伟的建筑群和重要的历史地位吸引着无数游客,更以其内部精细的布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让人流连忘返。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南安府衙,探索那些充满故事的建筑。



南安府衙的建筑布局严谨,气势恢宏。府衙大门前有一座照壁,上书"岭北首郡"四个大字,来自古代南安府衙的线画图。



头门是南安府衙的正门,也是整个衙署的入口。它高大雄伟,门额上悬挂着“南安府”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彰显着府衙的威严与尊贵。每当有重要官员或贵宾来访,头门都会敞开,迎接他们的到来。



两侧分别是旌善亭和申明亭,旌善亭用于表彰和奖励为地方做出杰出贡献的善人善事。申明亭用于公布法令、判决以及重要公告,是官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



仪门位于头门之后,是府衙的第二道门。仪门的设计更加精致,门楣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寓意着吉祥与和谐。通过仪门,便进入了府衙的核心区域。



忠爱堂是府衙正堂,是知府审案、断案及处理公务的场所。



在这里可以通过人机互动和场景复原来展示和体验知府断案的情景。



庭院的左右两侧为六房,对应六部建制而设。照磨所相当于今天的档案馆。库房保管祭祀出行用品以及府衙的钱粮财物。



君子堂是府衙内的一座雅致建筑,用于接待文人墨客和举行文化交流活动。堂内陈设古朴典雅,书香四溢,是文人雅士们品茶论道、吟诗作画的理想场所。



知府廨是知府大人的办公和居住场所。廨内既有办公的书房,也有休息的卧室,还有接待客人的客厅。知府廨的设计既体现了知府大人的权威,又兼顾了生活的舒适。



推官廨和同知廨分别是推官和同知的办公和居住场所。它们的布局与知府廨相似,但规模稍小,体现了不同职位之间的等级差异。



现在的南安府衙是一个陈列馆,能看到不少展品。



南安府衙是古代南安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安府下辖大余、南康、上犹、崇义四县,是赣南地区的重要行政机构。南安府衙也是古代南方水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章水是南方水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航道,南安府衙是章水上的重要关卡。南安府衙负责对过往船只进行征税和检查,是南方水上丝绸之路的"海关"。



南安府衙历史悠久,留下了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和野史。相传,宋代的宰相王安石曾经到南安府衙视察。王安石在南安府衙大堂上审理了一起案件,案件涉及到苏轼。苏轼被指控写了一首诗,诗中有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被认为是对朝廷的不满。王安石审理此案后,认为苏轼的诗并无不妥,于是释放了苏轼。这个故事流传甚广,成为南安府衙的一段佳话。



从南安府衙能看到远处的魁星塔,魁星塔是一座八角形砖塔,始建于宋代,是古代南安府的文峰塔。



魁星塔高约67米,共有9层。魁星塔每层都有窗户,窗户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是古代南安府的文化象征。



南安府衙附近有一座索桥,索桥横跨章水,连接大余县城和对岸的南安村。



索桥始建于宋代,是古代南方水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跨过索桥能去到对面的大余博物馆。大余博物馆收藏了大量与南安府衙和南方水上丝绸之路相关的文物。镇馆之宝是一块宋代石碑,石碑上刻有"南安府"三个大字。是南安府衙的奠基石,南安府衙历史的见证。



南安府衙的每一处建筑都充满了故事和历史,它们共同构成了这座古代衙署的独特魅力。无论是对于历史爱好者还是普通游客来说,南安府衙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古代衙署的威严与庄重,也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旅游攻略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水口寺路江临天下西南侧约150米

开放时间:9:00-12:00,14:30-17:00,18:30-21:00

门票:无

我是琰棱

带着有趣的灵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摄影|写作|分享

青云计划月度优质账号、百家榜创作者、CFP/携程签约摄影师、知名旅游博主、优质旅游领域创作者、微博签约自媒体、微博旅行视频博主。

新浪微博:@琰棱 https://weibo.com/u/1797944415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