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简直就像一场梦,让人摸不着头脑。
在联合国投票中,美国和俄罗斯竟然联手了,一致反对欧盟和乌克兰提出的一个决议草案。这个草案要求俄罗斯作为“侵略者”,无条件、完全地从乌克兰撤军,尊重乌克兰的领土和主权完整。
这一要求自三年前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一直是美国牵头坚持的立场。
如今,乌克兰提出并得到欧盟支持的草案,虽然经过几轮修改,甚至降低了部分措辞,但仍然被美国和俄罗斯反对。
与他们一同反对的还有匈牙利、白俄罗斯等国家。
然而,支持该草案的国家多达95个。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竟然和俄罗斯站在了一起,这实在令人难以理解,也让全世界目瞪口呆,欧盟更是觉得不可思议。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联合国大会上,美国也提出了一个草案。
美国人认为这个草案非常简单,只是呼吁“停止杀人的悲剧,尽快结束冲突,恢复持久和平”,没有任何谴责俄罗斯是“侵略者”的字眼。
而在三年前,有147个国家投票谴责俄罗斯是侵略者。
短短三年,美国的态度发生了如此巨大的转变,这实在令人费解。
在联合国大会投票未果后,美国又在安理会进行了一次小规模投票。要知道,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层面。
联合国大会的投票更多是表达各国对某一事件的态度,没有太多约束力;而安理会的投票则更具分量,因为任何一个大国的否决都能使决议无法通过。
安理会由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十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非常任理事国每两年轮换一次。
这次投票由美国主导,结果是美、俄三个大国一致支持,希腊和其他几个欧洲国家弃权,最终以十票赞成通过。
关键在于,这份决议呼吁结束冲突、实现和平,但没有谴责俄罗斯,甚至删除了俄罗斯提出的一些其他字眼,比如尊重俄罗斯的历史等。
这等于是各方在文字上的一种妥协。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背后的意义十分深远。
首先,美俄今后在很多方面可能会加强合作。
在如此敏感的乌克兰问题上,美俄投出了一样的票,这在历史上都极为罕见。
既然在这件事上都能合作,那么在中东问题、人工智能、世界治理等其他领域,美俄关系的改善和进一步合作似乎也有了必然性。
其次,美欧关系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曾经,美欧在价值观上高度一致,几乎密不可分。然而,经过近三年的俄欧合作后,美欧在原则性问题上终于出现了分歧。
美国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和平,甚至不顾及领土完整和主权问题,只要求冲突停止,至于谁吃亏、谁占便宜则另当别论。
这是美国在特朗普领导下的一次重大转变。而欧盟则坚持自己的原则,在俄乌冲突三周年之际,欧盟领导人齐聚基辅,表达对乌克兰的支持,并提供了35亿美元的援助。
唯一缺席的是法国总统马克龙,他前往华盛顿劝说特朗普不要抛弃欧洲,但特朗普对此并不买账。
最后,世界的变化实在太快,让人措手不及。
谁也想不到特朗普上台后会做出如此大的转变,更想不到美俄会在涉及乌克兰问题上一致反对欧盟。
未来,世界还会发生更多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无论是个人、国家还是机构,都需要有自己的定力,坚持自己的原则。
其实,万变不离其宗,什么是“宗”?就是正义。
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