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兢兢业业、奉献半生的人民警察,在工作岗位上因突发疾病离世,这样的消息本应让人们满心悲痛,敬意油然而生。

可覃丹同志的离去,却为何在网络上引发了一些异样的声音,让人心寒又深思?

覃丹,这位来自湖南省湘西州龙山县森林公安局的政委、一级警长,于 2025 年 2 月 22 日 11 时 18 分,永远地离开了她热爱并为之奋斗的岗位,年仅 48 岁。

她生于警察世家,自幼在警营氛围的熏陶下成长。1997 年,20 岁的她带着对警察事业的无限热忱,踏入了公安队伍的大门。


▲覃丹(中)和母亲(右)在民安派出所旧址门口合照

此后的 28 年,她宛如一颗不知疲倦的陀螺,在不同岗位上持续旋转,为守护社会安宁和生态环境倾尽全力。在经济类案件办理一线,她参与指挥 20 余起案件,每一个案件背后都是无数个日夜的分析研判;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她侦破 40 余起破坏生态环境类案件,为家乡的绿水青山筑起坚固防线。

她荣立个人三等功,多次受到县人民政府嘉奖,这些荣誉是她辛勤耕耘的最好见证。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功绩卓著的人民警察,她的离去却没能得到某些网友单纯的悼念。只因她的警察世家背景以及 20 岁就进入警察队伍这两点,便被恶意揣测。


近年来,覃丹指挥并参与办理经济类案件20余起、侦破破坏生态环境类案件4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0余名,牵头侦办了涉案金额达2000余万元的非法采矿案等疑难案件。荣记个人三等功一次,并多次荣获县人民政府嘉奖。

“警察世家,这么年轻就进了警队,是不是有啥见不得人的门道?得好好查查她的背景。”

“农民世家怀着沉痛的哀悼之情向公安世家致敬!节哀!”

“我毅然加入农民队伍,也兢兢业业28年了,一直战斗在田间地头,汗流浃背,可惜至今存款没超过5万。”

“虽然死者为大,但是让我想起了某些家庭,三代烟草人,我家可能已经十八代锄禾人了。”


这些尖酸刻薄的话语,像冰冷的箭镞,直直刺向那些了解覃丹、敬重覃丹的人的心。

他们全然不顾覃丹 28 年来在工作岗位上付出的心血,无视她为公安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仅凭家庭背景和入职年龄就肆意质疑、无端指责。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问题呢?

先来说说相关单位,其舆论敏感度低得让人着急。

如今这个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得像火箭,随便一点小事都能在网络上掀起惊涛骇浪。覃丹作为公安局政委,她的离世本就容易吸引社会大众的目光。相关单位在发布关于她的信息时,就该料到可能出现的舆论风波,提前做好周全准备。

比如说,发布她的简历时,别光列出简单的入职时间、工作履历,多讲讲她这些年办过的那些棘手案件,怎么在困难面前咬牙坚持,取得了哪些突出成绩。

让大家全方位了解覃丹同志的事迹,这样那些想挑刺的人也就没那么容易找到借口了。

而且,当网上舆论开始跑偏,负面言论像野草一样疯长的时候,相关单位却没能及时站出来,用权威信息和正面引导把舆论拉回正轨。这就导致不实言论四处乱窜,让英雄覃丹在离世后还蒙上不白之冤。

再看看大众这边,对各种体制内世家的不满情绪一直在暗暗滋长。在现实生活里,确实有那么一小撮人,靠着家庭背景走后门、搞特权,这种行为把公平正义的规则当成儿戏,老百姓看在眼里,恨在心头。

日子久了,大家只要一瞧见 “世家”“二代” 这类字眼,心里就像条件反射一样,充满怀疑和抵触。

这种情绪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里,被无限放大。一旦有涉及体制内世家的事件发生,就像点燃了火药桶,瞬间引发群情激愤。可咱们得冷静想想,不能因为有个别害群之马,就把所有体制内世家出身的人都归到坏人那堆里。

就拿覃丹来说,她从基层干起,一步一个深深的脚印,靠着自己的真本事、真努力,在工作中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覃丹联系相关单位为水渠、产业路损坏制定修复方案。

她的家族背景,可能只是让她比别人更早对警察事业产生向往,给了她最初的动力,但绝不是她取得成就的 “捷径”。

我们必须清楚,每一位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英雄,都值得我们打心底里敬重和怀念。覃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公安事业,最后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她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我们不能让英雄在离去后,还遭受那些毫无根据的指责和恶意揣测。相关单位得赶紧提高舆论敏感度,眼睛盯紧网络舆情,一旦有风吹草动,马上回应公众关心的问题,把事实真相原原本本告诉大家。

而不是任由污蔑和质疑,去亵渎英雄的英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