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工伤探视”让新业态劳动者不再“伤不起”

据2月14日《工人日报》报道,春节前夕,江苏省徐州市总工会针对全市162位受到职业伤害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每人送去1000元慰问金。这一暖心举动,是徐州工会探索开展“工伤探视”慰问职工工作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工会作为职工“娘家人”的责任与担当。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深度融入城市生活,他们是外卖员,在饭点争分夺秒;是快递员,将包裹送到千家万户;是网约车司机,载着乘客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但这类工作流动性大、工作环境复杂,导致他们遭遇职业伤害的几率较高。一旦受伤,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因收入中断面临经济困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徐州市总工会开展的“工伤探视”慰问工作,意义重大。

“工伤探视”是工会对职工权益的有力维护。职工受伤后,工会协助其进行职业伤害确认、劳动能力鉴定,确保职工能顺利落实职业伤害待遇。这不仅是对个体的关怀,更是对劳动者群体权益的尊重,让劳动者在工作中有了更多的安全感。

这一行动也是工会践行服务宗旨的生动体现。工会的职责就是服务职工,“工伤探视”让工会走进职工生活,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探视过程中,不仅有物质上的慰问金,还有困难帮扶政策、法律维权知识等多方面的信息传递,让职工感受到工会全面且贴心的关怀,拉近了工会与职工的距离,增强了工会的凝聚力。

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角度来看,“工伤探视”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工伤事故容易引发劳动纠纷,影响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工会通过“工伤探视”及时介入,协调各方,帮助化解矛盾,促进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良性沟通,营造良好的用工氛围,推动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

不过,“工伤探视”工作仍有提升空间。未来,应进一步扩大探视的覆盖范围,让更多受职业伤害的劳动者受益;要加强与其他部门、企业的合作,形成更强大的保障合力;还可以探索更多创新服务,如提供康复指导、开展安全培训等,从源头上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工伤探视”是一项充满温度的工作,它把工会的关怀送到了职工的心坎上。期待更多地方工会能借鉴徐州的经验, 积极开展“工伤探视”工作,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在工会的关爱下,安心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曹力平)

来源:四川工人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