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影意,埃及纪行
(组 诗)
汪 毅
序:2025年1月22日至28日,笔者随旅行社赴埃及(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空港进,埃及开罗港出),遂以“聚焦这个世界:走着,摄着,思着,写着(打油诗),快乐着”为题,记录行旅,传递“诗情影意”信息。
聚焦行旅
赫尔格达观红海
(五首)
一
风平浪静快艇行,看似山峰走来迎。
钻石碧波蓝无际,镶心嵌海满天星。
二
风光旖旎妙药灵,掬水留香竟慰心。
遥想大千泼彩韵,如诗似画动魄魂。
三
沙漠大海两界分,此地澄波奇异生。
赤橙黄绿青蓝紫,经典不朽大馈赠。
四
三沙映我弄水影,红海迎吾满目惊。
大地原有造物主,清波七彩双子星。
五
相识犹见三沙景,七彩水珍总寄情。
我欲再度做游客,一帘蔚蓝梦中行。
注:
1.三沙位于中国海南省,其水域色彩迷离。
2.赫尔格达系埃及海滨城市,有“欧洲人的后花园”之誉,澄碧的海水与金黄的沙漠交相辉映。
红海岸边拍日出
瞬间变幻各无穷,旖旎不分西与东。
摄取两岸光与影,发圈美我朋友瞳。
红海风光
朝拍红海,夕摄尼罗河
(二首)
一
朝暾日落互不输,璧合珠联入画图。
美景朝夕框入镜,圈中共享话缘福。
二
红海尼罗一镜收,大美横流天际游。
我欲振翮乘风去,遥逍自在乐行舟。
尼罗河夕照
尼罗河观落日
(二首)
一
天边晕染落日圆,河畔痴水喜做仙。
对视一禽无言美,心随涟漪荡云间。
二
渔舟浪里可唱晚,落照轻盈罩水间。
骤见游鱼惊水起,一收网起喜船舷。
落日中的尼罗河
游尼罗河
(二首)
一
随风远去挂船帆,水里波澜看万千。
骤闻踏歌舞鼓起,舟中韵语美耳边。
尼罗河踏歌
二
风传一时惨案片,拍摄场景酒店间。
祝愿尼罗河宁静,从此没有惨案篇。
注:此酒店名冬宫酒店,系电影《尼罗河惨案》拍摄地。
尼罗河岸的冬宫酒店
观卡尔纳克神庙
(二首)
一
神庙聚落天下稀,仰止遗存谓第一。
大柱冲天横亘立,法老故事系主题。
注:卡尔纳克神庙遗址已3900年
卡尔纳克神庙
二
遗存有赖花岗石,留得传承满印迹。
见证王朝更迭事,翻读历史我痴迷。
卡尔纳克神庙法老像和大柱
观菲莱神庙
梁柱倚天横亘骄,犹见托勒密王朝。
掌管添丁与繁衍,从来女神地位高。
菲莱神庙
观阿布辛贝神殿
(三首)
一
巍巍殿宇接天高,自当摩挲认前朝。
细思极恐读法老,从来历史重兵刀。
二
浮雕庙壁记史诗,是人是王是神祇。
谁道天命苍生济,其实意在竖王旗。
三
浮雕凿壁千载珍,庙宇巍然可惊魂。
喟叹能工创造美,一开王朝更换门。
注:阿斯旺的阿布辛贝神殿雕刻是世界艺术史中精彩一章。
阿布辛贝神殿
观未完成方尖碑
石场卧睡方尖碑,世界之谜任猜推。
待等倚天云里立,朝霞沐浴万丈辉。
注:
1.方尖碑材质为花岗岩,碑型为方柱尖顶,系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
2.未完方尖碑位于阿斯旺古代石材采石场北部,为整块石碑,长约42米,重约1200吨,为已知古代方尖碑中最大的一座。其未完成是一个千古谜。
未完成的方尖碑
观金字塔
(七首)
一
能详耳熟六十年,梦里情景印象篇。
散珠塔群遗广袤,金字写进大漠间。
注:埃及有金字塔110座,散落于尼罗河西岸,是人类至今最大建筑群之一。其基座为正方形,四面则是四个相等的三角形(方锥体),侧影类似汉字的“金”字,故汉语称为金字塔。
二
法老自古便称天,建寝修陵旨万年。
生系人杰呼大地,卒为鬼雄写宏篇。
三
登峰造极第一人,筑塔沧桑变遗存。
喟叹陵宫惊世界,揶揄法老盼今生。
四
无出其右法老先,从来王者自谓天。
碧海桑田人间事,吾哀百姓水深间。
五
塔尖立立刺云天,喟叹奇迹妙可言。
历史从来记朝事,工匠总在默然间。
六
祖孙三代三座堆,尽显法老遗址碑。
异调同工天地妙,心驰古蜀三星堆。
七
三堆陵寝一线牵,代代赓续未断篇。
一蟹不如一蟹宴,成语刹那脑门间。
注:祖孙三代金字塔,分别为胡夫金字塔、胡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系埃及最古老的金字塔,横在一条直线上,一座比一座小。
金字塔
观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两相重,力量智慧融汇通。
太阳尊崇转复活,新生世界总向东。
狮身人面像
观埃及博物馆
(二首)
一
琳琅满目尽宝藏,法老时期展辉煌。
我来穿梭时空隧,一叹尼罗河水长。
注:尼罗河系埃及母亲河,亦是法老时代文明之源。
埃及博物馆
二
横空法老强中强,卅世王朝展华章。
历数巾帼存枭傲,花开一树艳庙堂。
注:埃及博物馆是世界上最著名、规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博物馆。因该馆以展示法老时期的文物为主,故又称“法老博物馆”。埃及法老时代共有30世王朝,其中第18世王朝女王哈特谢普苏特为唯一女法老。
埃及博物馆浮雕及18世女王(法老)像
归程
(二首)
一
行踪欧亚与非亚,万里游子总恋家。
畅想年饭席上摆,跟前绚丽炮仗花。
二
川航破雾驾流霞,载我轻吟云里花。
半月行旅终倦鸟,家山总念故枝丫。
注:川航,即四川航空公司的飞机。
本文内容系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汪 毅(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原副巡视员,一级文学创作,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