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田刚,48岁,在国企上班,每月拿着8500元的工资。我出身农村,如今和妻子安玲玲两地分居,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好些年了。

回想起和玲玲刚结婚的时候,我们在同一个城市,每天一起上班、下班,日子平淡又幸福。后来,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我们咬咬牙,决定换一套大房子。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去了省城工作,开启了两地分居的生活。这期间,玲玲一个人扛起了照顾家庭和孩子的重任,其中的艰辛我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玲玲今年47岁,是企业职工,月工资5000元。她是城里人,可她的父母却有着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我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靠着田地和养殖,日子过得忙碌又充实。他们对玲玲这个儿媳,那是有求必应,疼爱有加。

孩子小的时候,玲玲一个人忙不过来,我妈二话不说就赶来帮忙。那些日子,我妈每天早起给孩子准备早餐,送孩子上学,晚上还得辅导作业,忙得脚不沾地。玲玲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那以后,婆媳俩的关系就像亲母女一样。

反观玲玲的父母,因为重男轻女,对玲玲总是不闻不问。小时候,玲玲的衣服总是弟弟穿剩下的,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也都是先紧着弟弟。长大后,不管玲玲遇到什么困难,她父母首先想到的都是弟弟。这样的成长环境,让玲玲和她父母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



玲玲的弟弟比她小8岁,从小就被父母捧在手心里。前几年,弟弟结婚的时候,我和玲玲都很重视,我给了5万礼金,玲玲自己又拿出2万。我们知道,这是亲情的纽带,不能因为父母的偏见而断了这份联系。

往年过年,我都会精心准备两份一样的红包,分别给双方父母。可今年过年,我要在单位值班,实在抽不开身。没办法,我就给玲玲转了10000元,让她帮忙平分给双方父母。我想着,这样既公平,也能表达我们的心意。

等我忙完工作回到家,玲玲却告诉我,她没有按照我说的平分这笔钱。她给我妈转了6600元,给她娘家只转了3000元,剩下的400元给孩子买了双新鞋。我心里有点疑惑,就问她为什么这么做。

玲玲看着我,眼神里满是真诚和感激,她说:“老公,咱妈这些年为我们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孩子小的时候,要不是咱妈帮忙,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她对我就像亲闺女一样,这份恩情我一直记在心里。可我爸妈,你也知道,他们重男轻女,这么多年对我关心太少了。我不是记恨他们,只是觉得这钱这样分,才是我心里最真实的想法。”

听了玲玲的话,我心里特别感动。她没有因为父母的偏见而心生怨恨,反而还能理性地对待这份亲情。她的善良和感恩,让我更加坚定了要和她携手走过一生的决心。

重男轻女这种思想,真的是一种无形的伤害。它不仅伤害了那些被忽视的孩子,也让原本亲密的亲情变得疏远。像玲玲和她父母之间,就是因为这种思想,让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如此陌生。这种伤害,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修复。

再看看我妈和玲玲这对婆媳,她们之间的关系之所以这么好,就是因为彼此真诚相待、互相关爱。我妈心疼玲玲一个人带孩子辛苦,主动帮忙;玲玲也感恩我妈的付出,把我妈当成亲妈一样孝顺。这就是爱的力量,只有付出爱,才能收获爱。

在这个家里,虽然我们经历了两地分居的艰辛,也面对过亲情的复杂,但因为有玲玲这样善良、感恩的人,我们的家始终充满着温暖。我也希望,那些还存在重男轻女思想的父母,能够早日明白,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的宝贝,都值得被平等地疼爱。而那些正在被这种思想伤害的孩子,也能像玲玲一样,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温暖和幸福。因为,爱,永远是生活中最温暖的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