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可二审的裁判。”前不久,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人民法院在分析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案被六盘水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改判的情况时,一审承办法官接受了改判的结果。
“这起案件系上诉人在二审中新提交了微信转账记录,是一审中未出示的证据,导致案件认定事实有变动,从而被二审改判。”水城区法院审管办副主任孙飞在复盘时找出了其中的症结。
原来,2018年1月29日,绵阳某建筑工程公司中标水城区某乡镇安全饮水建设工程。同年2月23日,该公司以80万元的包干价向自然人严某转包了该工程的施工。之后,严某又将该项目转包给自然人李某施工。李某施工完毕后,严某及该公司一直未组织进行竣工验收和结算。于是,李某将该建筑工程公司和严某告上了法庭。
一审中,水城区法院委托鉴定机构对案涉工程造价进行鉴定,经鉴定,该工程造价为90万余元,产生鉴定费为4万元。另查明,李某已收到工程款共计65万余元。最后,法院判决严某支付李某工程款及违约金共计25万余元。
严某在上诉中,向六盘水中院补充提交了8笔共计16600元的微信转账工程款付款记录,六盘水中院据此认为严某“上诉请求部分成立”,扣减了相应款项,改判严某支付李某工程款及违约金共计23万余元。
“在二审中出现新证据被改判,在我院很典型,占我们发改案件相当大的比例,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办案能力和办案质量存在很大短板。”孙飞说道。而这,正是水城区法院被确定为全国相对薄弱基层法院的5项指标之一。
解剖一起案件,解决一类问题。水城区法院力求在关键处落子。
“我们要求法官在案件审理中引导当事人充分举证,尽量避免一审举证不充分,当事人二审时再提交证据导致案件被发回或改判。复杂案件经庭审发现当事人举证还不充分,案件事实尚不能查清楚的,结合具体案情可以延期审理,再给予当事人一定的举证期限,二次开庭或再次组织质证力争查清案件事实,依法公正裁判。”这是水城区法院副院长包广恒在如何减少二审发改案件方面提出的应对举措之一。
同时,水城区法院将一些争议较大、难度较大的案件,特别是系列案件纳入了“四类案件”进行监督指导,落实院庭长阅核制;每月对发改案件进行全院排名和通报,对发改案件较多的法官进行重点帮扶和指导;每周五召开例会加强民事审判业务学习,认真落实“一案一分析”和各业务条线数据会商机制,认真总结分析审判经验,落实指标提升各项措施……
案件质量提升,民事很关键。为此,六盘水中院派出1名审判业务精湛的法官到水城区法院帮扶指导办理民事案件,并从六枝特区人民法院抽调1人参与办理民事案件。水城区法院内部对人员配置进行优化,按“1+2+2”(1名法官+2名法官助理+2名书记员)模式选优配强2个速裁团队,强化民事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审判机制;安排刑事、行政、执行法官参与办理民事案件;院领导发挥“头雁效应”,带头办理疑难复杂等民事案件,停止给未结案件较多的民事法官分案。2024年,压力最大的民庭员额法官人均收案358件,同比减少93件。
经过一年精耕细作,成效显而易见。2024年,水城区法院被发改案件同比减少111件,一审裁判被改判率同比下降49.15%,被发回重审率同比下降56.86%,在指标区间内均趋优,上诉率为2020年以来最低。
2024年,水城区法院平均审理时间71.37天,同比减少31.37天;审限内结案率95.18%,同比上升8.43%;清结一年以上未结案件22件,超12个月未结“案-件比”为0.01%,同比下降95.24%。14项指标全部进入考核区间值,达标率100%,排名全省并列第一,11项设有全国总区间值的指标有10项达最优值,达优率90.91%,排名全省并列第二。
“当初在面对定薄指标时,大家都有疑问,能提升吗?能解决吗?实际上,脱薄是要解决多年来基层基础存在的薄弱问题。一年来,上级部门给予我们大力支持,我们内部拧成一股绳,协作配合得很好。2024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是近年来最好,全院精气神得到了很大提升,这为我们向全国、全省优秀法院迈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水城区法院院长尹学俊对脱薄向强充满了信心。
全国人大代表杨恩兰——
以“钉钉子”精神啃下“硬骨头”
何威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杨恩兰。资料图片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人民法院在脱薄工作中砥砺奋进,成效显著,令人欣慰。在审判质效方面,水城区法院合理调配资源,优化审判流程,案件审理周期大幅缩短,审判执行质效稳步提升。执行工作也不断发力,创新执行方法,攻克诸多执行难题,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力维护,司法公信力显著增强。”近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农业综合开发中心主任杨恩兰在谈到水城区法院脱薄工作时说。
杨恩兰认为,水城区法院积极优化升级诉讼服务中心,对董地人民法庭、发耳人民法庭进行更新打造,线上线下融合,为群众提供立案、调解、咨询等全方位便捷服务,有效提升了司法服务质量。巡回审判、法治宣传等工作深入基层,把司法温暖传递到群众身边,有力提升了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对于水城区法院下一步工作,杨恩兰建议进一步深化与基层治理组织的协作联动,形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强大合力,做实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
“相信水城区法院一定能够以脱薄为契机,持续巩固成果,在司法为民的道路上不断迈进,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司法保障。”杨恩兰说。
来源:人民法院报·4版
作者:何威 龙立琼
见习编辑:肖雅雯 | 见习美编:姜慧雯 | 联系电话:(010)67550765 | 电子信箱:fyxw@rmfyb.cn
新媒体编辑:平钰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