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波台
近日,2025年春运落下帷幕。40天时间里,90.2亿人次出行,其中,铁路、民航发送旅客量分别达到5.1亿人次和9020万人次,自驾出行量71.7亿人次,均创下历史新高。春运“途”景里,处处有日新月异的出行方式变化,满载着欢乐喜庆的中国情。
踏上归途,满载团圆的亲情。春节是国人最重要的传统佳节,也是阖家团圆的幸福时刻。春运承载着亿万人民回家过年的热切期盼。曾几何时,绿皮火车上的拥挤、彻夜排队买票的焦灼、汽车站里人山人海的画面,记录着过年回家的艰辛和期盼。如今,随着高铁、公路、水运网络的不断织密,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总里程已超600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超16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60万公里,高铁覆盖全国96%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依托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以及世界级港口群,以及国产大飞机C919组团投用,全新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上线,运力不断上新,让亿万国人有了更多选择踏上归途,也让“千里家乡一日还”成为现实。
人在旅途,领略别样的风情。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如今的春运已不再只是回家过年的代名词。今年有着史上最长春节假期的春运,人们的出行理由更加多样。传统的探亲流与新潮的旅游流相互交织,国人的“乡愁”和“诗与远方”彼此交融,描绘出一幅幅春运新“途”景。庞大的旅客出行量数字背后,流动的是人,激活的是消费需求。根据文旅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就有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在山东,逛庙会、赶大集,寻觅家乡年味;在东北,玩冰雪、沐林海,跟着赛事去旅游;在上海,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开启新春主题航次……许多家庭先探亲、再旅游,公铁水空联程让出行更便捷,也让“多段式”度假成为优选,更激活了各地文旅市场。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和消费能力,彰显出我国消费的旺盛活力与新动向。
大道坦途,见证守望的温情。年节的岁月静好,离不开无数逆行者的默默奉献和温暖相伴。春节,是众多国人难得的休息时间,也是许多人共同守望的“年关”,一群群“交通人”以坚守为笔、以服务为墨,在各自岗位上描绘温馨的“途”景。我们看到,铁路职工为保障列车安全运行,彻夜坚守铁路站台,凌晨检修设备;公路交警为安全保畅,日夜巡守,迅速排除问题和故障……他们的坚守,让归途更安全。除了外围的保障,车上的服务也让团圆的归途更添温暖。在G811次列车上,乘务员为意外下车的72岁刘翠英老人腾出边凳、递上热茶,直至与家人交接;在K486次列车上,列车员仅用15分钟便将昏迷旅客送上救护车,挽救生命于分秒之间。这些平凡岗位上的温情守望,让旅途成为“爱的传递站”,生动注脚中国速度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