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24年,对于汽车市场来说,是高速发展、不断突破的黄金时代,也是充满挑战与机遇交织的变革时代。



在这一年中,自主品牌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和创新活力,凭借着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力和强大的研发实力,在这片充满挑战的市场中突出重围。

与此同时,合资品牌发展困境、供应链内卷式降本、逆全球化浪潮、行业利润率持续下跌等现象如同沉重的枷锁,制约着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步伐。

可以说,汽车产业正站在发展的关键十字路口上。如何在巩固既有成果的基础上,找准未来发展方向,实现破局突围,也成为全行业亟需深入思索并全力解答的重要课题。对此,寰球汽车特别采访了多位业内资深专家,围绕2024年汽车行业的行业发展趋势、智电技术突破、市场未来前景等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并对2025年汽车行业的发展走向展开了预测与展望。



本期,寰球汽车邀请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徐向阳。在他看来,回望2024年汽车市场,留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从年初的价格战开始,“卷”就成为汽车行业竞争激烈的代名词。在“卷”的同时,中国汽车特别是自主品牌汽车得到了快速发展,无论是技术、产品还是市场占有率都发展到了新的高度,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超过六成,新能源汽车市占率过半。然而,伴随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市场引领全球发展,美欧等发达国家开始用关税等手段限制中国汽车海外扩张,使中国汽车在海外的发展遇到了全新的挑战。

在“卷”的发展趋势下,汽车行业也正朝着多元化与创新化的方向加速演进。徐向阳表示,从行业趋势来看,中国汽车行业竞争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动化、智能化、高性价比成为中国汽车发展趋势。其中,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快速提高,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快速提高,合资品牌受到巨大的挑战,国有汽车企业受到民营汽车企业的巨大挑战,以比亚迪、吉利、长城、奇瑞为代表的民营汽车企业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并且,新造车势力在这一时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发展态势,成长与死亡并存。部分企业凭借对智能化、电动化技术的深度研发和独特的用户体验设计,成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展现出强大的竞争优势。

此外,徐向阳认为,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汽车市场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智能化进程高速推进,高阶智能驾驶辅助技术步入普及阶段,超七成车辆基本已具备L2级辅助驾驶功能;

二是电机转速持续攀升,从18000转/分钟提升至25000转/分钟甚至更高,电驱动系统向高速化、高功率密度、高扭矩密度方向发展,与此同时,2挡电驱动系统凭借其更为出色的动力性与经济性,开始在高端大型车辆中得以应用。

三是插电混动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多挡串并联混动变速器成为传统汽车企业发展插电混动的主流技术路径,而多数造车新势力则选择了增程技术路线。混动技术的发展,使得2024年插电混动汽车的增速远超纯电动汽车,且后续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四是智能线控分布式底盘控制技术发展迅猛,原地转向、横向行驶等复杂运动控制已实现产品落地,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驾驶乐趣与极限驾驶体验。

五是发动机快速技术迭代,尤其是专用混动发动机的热效率不断提高,多家企业发布了热效率超46%的混动专用发动机,进一步降低了混动车型的能耗。与此同时,低碳零碳发动机技术成为行业研究的热点。

此外,在当前汽车市场中,传统燃油车正迅速被新能源汽车所替代。新能源汽车里,插电混动因兼具电动车和燃油车的优势,愈发受到消费者认可,成为增长最为迅速的细分产品。继新造车势力之后,增程产品也引起了传统汽车企业的重视,各大企业纷纷推出各自的增程产品。

同时,徐向阳也指出,汽车行业当下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是“卷”。“卷”在汽车行业催生了一系列棘手难题,如不正当竞争手段层出不穷、产品质量下滑、供应商付款周期不合理延长等等。汽车行业该如何构建健康的竞争环境,产业链又该如何实现协同可持续发展,这些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课题,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此外,徐向阳也预测,在2025年中国汽车行业增长的步伐不会停歇,价格战还会继续,智能化领域无疑会成为车企竞争的战略高地。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尽管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但中国汽车出口规模仍有望稳步增长,而出口的车型将受关税影响。此外,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会继续提高至60%左右,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还会进一步上升,多家企业有希望产销进入全球前十,行业集中度也将随之进一步提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