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颖颖 牟静萍

赵志刚一直觉得对老伴董英和儿子赵超有亏欠。

38年前,经人介绍,时年20多岁的赵志刚和董英相识并一见钟情。“第一次见到她,就觉得她除了长得好看外,人也好。”说到这里,赵志刚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相识一年多,两人结婚,并于第二年生下了儿子赵超。

赵志刚没有看错人。他因开货车常年在外奔波,对家里的事儿很少操心,董英都默默承担了下来,还摆了个卖酒水的摊位,一边照顾孩子一边照顾生意。“我觉得她就是太累了,才得了糖尿病。”每次聊起老伴得病的原因,赵志刚都自责不已。

五年前,赵超因糖尿病并发症得了尿毒症。两年后,董英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开始透析。母子俩陆续生病,让赵志刚开始后悔对他们的关心和陪伴太少。“天都塌了,世界一片灰暗。后来来到了威高阜阳中心,让我们的生活又明朗了起来。”

在威高阜阳血液透析中心,大家都叫赵志刚“老赵”,也都对老赵格外关照。

中心主任刘辉说,最开始知道老赵家的情况时,中心的医护经常找他聊天,给他讲很多肾友积极向上的故事以及注意事项,还去家里看望,希望能帮老赵分担一些思想包袱。

早先,赵超和董英都在威高透析。一年多前,老赵与赵超配型成功,给赵超移植了一个肾,赵超不再需要透析。

中心的人都知道老赵给儿子移植肾的事儿,直夸他伟大。作为一个父亲,老赵不这么认为,他说做手术他也很害怕,但是内心有了精神支撑就不再恐惧,“心里想着只要能让孩子少受点罪,要我命都行。还有就是威高这些医护对我们的照顾以及开导,让我很感动、让我看到了生活的信心,给了我勇气。”

陪着董英透析,是老赵现在的主要“任务”。


老赵一个劲地说,以前他脾气有多急多暴躁——一辆电动车挡住他的去路,都恨不能一脚踢倒。而现在,他会慢慢将因脑梗后遗症行动不太方便的董英扶上电动车、手牵手走进电梯。透析完回到家后,按照护士的交代,将促进血管内壁修复的药膏涂抹在穿刺的位置轻轻拍至完全吸收,以防止伤口结疤。董英去做透析,他一次不落地陪着,生怕照顾得不够周全。

除了源于内心对妻儿的亏欠,老赵更多的是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平静生活。

老赵说,赵超刚开始做透析的时候,水肿、呕吐、没有食欲,每次看着针扎在赵超的胳膊上,他都心疼不已。而董英之前也因透析不够充分,是医院的常客。“后来经人介绍,说威高不错,就来看了看。”

老赵很实诚,他说,最开始他内心很担忧,担心一个民营透析中心没有医院正规。而真正来到这边之后,他才觉得内心的“成见”太深,干净整洁的环境、周到亲和的服务以及明显能够看出来的治疗效果,让他逐渐放下心来。“她现在这么好,多亏了云翔这些医生和大夫。”

在老赵看来,威高的医生和护士对患者比家人还要关心,透析期间以及回家后的注意事项,每天来的时候交代一遍、走的时候再交代一遍。透析的时候,护士不间断地巡查,患者有一点不舒服都能及时发现。

“病友透析的时候腿有点肿,护士过来巡查的时候摸了摸就摸出来了,赶紧给处理,他们是真的关心人。”董英补充道。

在威高这几年,董英除了身体状况好转,心情也好了很多年。尤其在赵超接受肾移植后,她内心轻松了不少。她说喜欢中心的氛围,喜欢跟肾友以及医护们说说话,觉得安心。

“你看她现在状态这么好,跟这里的服务尽责有直接的关系”,老赵笑着说。他还介绍了邻居以及一位朋友过来透析,希望他们也能在这边越来越好。“时间长了,我慢慢知道了威高是干什么的,他们自己就生产透析机,而且还给很多医院做培训,所以透析技术肯定是过硬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