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女性视角做有温度的汽车新闻
上周,奔驰作为第一家发布2024年财报的德系车企,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
根据官方数据,2024年,奔驰营业额为1456亿欧元,同比下降4.46%;息税前利润为136亿欧元,同比下降30.96%、净利润104.09亿欧,同比下降28.4%;工业业务自由现金流为92亿欧元,同比下降18.58%。
营业额和利润双双下滑,以及预期利润依然不理想的2025年,成为外界对于奔驰乃至整个豪华车市场诟病的主要“弹药”。
这在汽车行业其实屡见不鲜,因为往往大家喜欢用一段时期的销量和盈利表现来判断一个企业的整理实力和发展潜力,而忽视了汽车行业受市场、供应链、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就好像一个学霸在某一次期末考试分数下降被指责,结果发现其实是原因是试卷超纲,全年级都没考好。
而事实上,奔驰的财报依然有让人信服的资本。
首先是利润,这代表企业赚钱的能力。资料显示,奔驰2024年息税前利润和净利润分别为135.99亿和104.09亿欧元,虽然对比往年有所下滑,但超百亿欧元的利润表现依然稳稳站在金字塔顶端。
尽管目前其他车企还未发布财报,但从前三季度财报推测,奔驰的盈利表现依然让绝大多数车企难以望其项背。
其次是现金流,这是评估企业生存能力的关键指标。
资料显示,2024年奔驰工业业务自由现金流达到92亿欧元,工业业务净流动资产达到314亿欧元,基本与2023年同一水平。而且这还是在2024年有超过100亿欧元的股息支付和股票回购现金下的现金流表现。
高现金流,意味着奔驰有较强的财务状况以及抗风险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奔驰还表示将继续分红,在2025年5月7日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奔驰将建议每股分红4.30欧元,虽然较2023年的5.30欧元有所减少,但仍足以体现企业稳健发展的态势。
此外,公司还决定在24个月之内回购价值不超过50亿欧元的股份,以进一步提升股东价值。
以上这些,都是奔驰给资本市场和投资人释放的信心。作为A股“韭菜”,我只能流下艳羡的口水。
作为第一家公开财报的德系豪华车企,奔驰不仅证明了表明它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中依然可以保持盈利水平,更是强调了它对未来局势下依然要保持稳健发展的坚决态度。
而这份自信,首先来源于研发。财报显示,奔驰2024年在研发领域投入了97亿欧元,主要用于未来平台和科技的投资,其中MB.OS操作系统、模块化电驱平台和柔性化生产体系的投资占比超过60%。
同时,奔驰还表示,将继续进行技术相关的投资,以守护和巩固在软、硬件方面的实力。由于大规模的产品发布计划,相关研发投资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峰值。
这也意味着,2025年奔驰的研发投入还将持续加大。
众所周知,车企研发投入是修筑企业护城河的过程,高额的研发投入,不仅代表了企业对电动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也是作为行业领导者战略远见和创新能力的体现。
考虑到长期主义,资本市场更看好重研发的企业,而非通过价格战或恶性竞争掠夺市场的车企。
其实很多人担心,奔驰这样的一线豪华品牌会不会迫于市场压力加入价格战?而最近奔驰的高管的表态也变相回应了这个问题,他表示:“中国本地竞争者在做不理智的决策,我们不会陷入恶性循环”。
与此同时,在2月21日举办的“2025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二十五届年会”上,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建军也表示,近年来,有很多品牌在新车发布会上将奔驰的车型作为对标和对比对象。对此,奔驰的态度是:我们不排斥也不畏惧被对标和被对比。但对不合理的、错误的对标,奔驰不会放弃做出严正交涉,甚至是使用法律武器来捍卫品牌的权益。
“中国汽车市场是全球最具活力与潜力的市场,不仅有着超大的市场规模、年轻的消费群体,更有快速发展的科技创新环境。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不可或缺,良性竞争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创造新的市场增量。但‘内卷式’竞争则是在有限的市场空间低质量地重复‘空转’,市场没有增量,品质没有提升,长远看整个产业生态和广大消费者也不可能最终受益。”段建军如是说。
可以说,作为德系第一豪华品牌,奔驰坚定举起“反内卷”的大旗。
但另一方面,面向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中国市场,奔驰同样也在尽量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资料显示,通过从2024年开始的BEAT26计划,奔驰已经将中国供应链本土化率提升至85%,电池包成本下降了30%。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表示:“凭借卓越的产品和严格的成本控制,2024年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在极具挑战性的市场环境中取得了稳健的业绩表现。为了确保公司在未来愈发多变的环境中保持竞争力,我们正在采取措施使公司变得更精干、更迅速、更强大,并从全新CLA开始包括一系列密集新车型的产品攻势。”
这也被称为奔驰史上最强大的产品攻势,从2025年的全新CLA开始,奔驰将有一系列焕新车型陆续上市,包括2026年的全新改款S级轿车、全新纯电GLC SUV、全新纯电C级轿车,以及梅赛德斯-AMG品牌的数款纯电产品和高科技电气化内燃机产品。
具有技术引领意义的,是全新CLA,同时提供纯电车型,以及它搭载全新高科技4缸发动机的48V轻混车型。
资料显示,全新纯电CLA运用了VISION EQXX概念车项目的科技成果,将在续航里程、能耗和充电功率方面树立全新标杆,不仅兼容燃油和电动的模块化架构,并同步搭载奔驰最新的技术发明。
据介绍,奔驰计划将新生代豪华细分市场的产品组合由7款精简至4款,进一步透露了奔驰将削减紧凑型、入门级车型投入的想法。结合全新CLA作为头号选手,不难猜测这将会是一台更精品、更豪华的紧凑型车。
以全新CLA开始,奔驰也将向电动化转型更进一步。
按照计划,奔驰将陆续推出全新纯电GLC SUV和全新纯电C级轿车,将进一步完善梅赛德斯-奔驰在核心豪华细分市场的纯电阵容。
按照规划,奔驰希望在2027年实现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份额超过30%。
这并非一个激进的目标。其背后,是在扩展电动化版图的同时,奔驰也会依旧保持燃油市场的投入。
也就是说,奔驰反“卷”,不仅仅体现在反对恶行竞争,同样也用实际行动反对电动化的快速推进。
据奔驰介绍,未来的新车型,在保持家族式设计语言的前提下,核心豪华和高端豪华的后驱车型,都将会针对纯电款和燃油款的各自特性推出不同的设计理念。
而且在智能化方面,奔驰也已经通过本土化的深度研发,开发出了有中国特有的应用程序、车机内容以及L2++智驾系统,未来通过位于上海和北京的发言中心,奔驰也将以“中国速度”进行创新,持续赋能奔驰产品,在提升产品智能化的同时,降低复杂性和成本。
尽管近年来以蔚来、理想、问界、红旗为代表的中国品牌,通过电动化、智能化和豪华配置快速抢占豪华市场份额,但不可否认,奔驰作为奔驰作为全球豪华车市场的领导者,依然在多方面保持着不可忽视的优势。比如盈利能力,比如研发水平,比如品牌底蕴,再比如制造体系以及服务标准,奔驰在豪华车市场都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领先地位。
随着2025年史上最强产品攻势的到来,奔驰能不能展示出更全面的市场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呢?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