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超博

为期40天的2025年铁路春运圆满收官,运输安全平稳有序,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5.13亿人次,同比增长6.1%,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4.15亿吨,同比增长5.4%,客货运量均创春运同期历史新高。

185组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投用,铁路单日最高售票量突破2162万张;务工人员通过预约购票“一键锁定”返乡车次,银发旅客借助畅行码实现“无感换乘”;中老铁路跨境列车满载榴莲与山竹的芬芳,让百姓共享“水果自由”……科技创新将硬核科技转化为柔软的人文关怀,展现了铁路的创新意识。

铁路网既有四通八达的笔直钢轨,更有细密温暖的民生经纬。在云贵高原的悬崖绝壁间,5639/5640次列车三十载如一日穿梭于苗岭侗寨。今年春运,这趟“铁公交”再次成为乡亲们走亲访友的“幸福快车”,成为把大山里的农特产品送到山外售卖的“致富快车”。当沪苏湖高铁让“长三角两小时生活圈”扩容30%,当集大原高铁激活晋蒙旅游黄金走廊,疾驰的中国列车始终没有忘记那些需要“等一等”的身影,诠释了铁路的深情与坚守。

春运期间,恶劣天气频繁来袭。在京广高铁郑州段,2000名“钢轨医生”顶着零下20℃低温,用自主研发的接触网除冰机器人守护着列车的安全;在冰封的满洲里口岸,中欧班列调度员连续72小时驻守编组站,保障国际供应链“不断链”。这些都是“人民铁路为人民”的生动注脚。

2025年的春运故事,记录着5.13亿人次的温暖归途。钢铁巨龙始终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轨道前行,跃动着“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时代强音,书写着新的发展传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